央媒省媒看盐城第四十四期

2023-02-05 15:51 来源: 字号:

2月1日 人民日报

画里大丰

2月1日,《人民日报》副刊刊登《画里大丰(我与一座城)》,回眸大丰的旅游发展,记录大丰从茫茫滩涂变成“黄海明珠”的艰辛历程,带领读者领略专属大丰的诗情画意。

我的家乡是素有“黄海明珠”美誉的大丰区,隶属江苏省盐城市。这里地处苏北平原,东临黄海,是麋鹿的故乡、丹顶鹤的家园。

大丰是从大海中生长出来的,是长江和黄河东流入海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如今,这方土地仍以每年数万亩的成陆速度向大海延伸。滩涂湿地在淤涨的同时,也让大丰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

上世纪80年代,年幼的我经常跟着长辈们赶海。那时的大丰有许多破旧的老房子,海边则是荒凉的盐碱地,芦苇杂草丛生。直到1986年,大丰成立了麋鹿保护区,才有了一个像样的旅游景点。

上世纪90年代,我到外地求学。在众多的美术种类中,我迷恋上了连环画创作,立志要用插图展现家乡的一草一木和风土人情。毕业后,我回到大丰工作,虽然暂时放下了画笔,但心中的梦想从未熄灭。一次机缘巧合,在一位老画家的推荐下,我有幸得到了为大丰文化丛书配画插图的机会,先后为十多本图书配画插图。这是我第一次用线条勾勒家乡的历史人物故事,每一笔都倾注了我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后来,我调到大丰日报社工作。成为一名记者,我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到大丰各地采访,亲身感受大丰日新月异的发展。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大丰多地在谋划发展旅游产业,这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在大丰人的努力下,一个个旅游景点悄然诞生。

记得2000年,我来到麋鹿保护区参观。那时的麋鹿保护区还比较简陋,三三两两的麋鹿在狼尾草里低头觅食,大片的滩涂湿地显得很苍凉。但仔细观察,却也发现麋鹿保护区别具特色,长满狼尾草的滩涂湿地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面貌。2008年夏天,麋鹿保护区的负责人联系我,告诉我那里正在打造麋鹿文化园,想请我为麋鹿岩画长廊设计三十九幅插图。我欣然应允,终于又有机会用画笔来描摹我的家乡了!

接到任务后,我赶到麋鹿保护区,查阅相关资料,并向专家请教,花了两个月时间,精心创作了插图。后来,麋鹿岩画长廊成为麋鹿文化园的一个特色景点。每次去那里,看到游客们在长廊前驻足、端详,我的自豪感都油然而生。后来,我又为白驹镇狮子口村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纪念地、张謇文化公园等设计了浮雕,如今,那里都成了大丰的著名景点。

这些年,大丰旅游蓬勃发展,大丰已经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华麋鹿园、郁金香花海、梅花湾等数十个景区,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尤其是郁金香花海,每到四五月份,大片大片的郁金香迎风绽放,五彩缤纷的花朵在风中摇曳,形成一波又一波的“彩色海浪”,如同打翻了的调色板,让人心醉神迷。

回眸大丰的旅游发展,一路走来实属不易。翻看沿海区位版图,大丰交通不便,实现飞速发展,必须要付出超常的艰辛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大丰人发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向大海要发展。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大丰人硬是在茫茫盐碱地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港城。绵长的海岸线串连起一个个景点,麋鹿在滩涂上欢奔,白鹭在绿树间飞翔,茫茫滩涂变成了宜居、宜旅、宜学、宜业的“黄海明珠”。

去年夏天,离开大丰三十多年的堂哥回乡探亲,我带他四处游玩,大丰的发展让他非常惊喜。三十多年前,他摇着小渔船在大丰讨生活,怎么也想不到,荒凉的盐碱地会华丽变身为亮点纷呈的旅游城市。他感慨地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一路走来,就像欣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轴,真是‘人在画中游’啊。”

2月1日 江苏公共频道

踔厉奋发新开局 直击痛点难点 “组合拳”持续“输血供氧”

2月1日,江苏公共频道《新闻空间站》播出《踔厉奋发新开局 直击痛点难点 “组合拳”持续“输血供氧”》,报道亭湖区精准出击、组团作战,力争在重大产业项目招引上取得更大突破,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

2月2日 中国新闻网

江苏东台:数字“春风”拂乡村 开启“智”理新模式

2月1日上午,在江苏东台市梁垛镇临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临塔村党总支书记沈平用鼠标熟练地操控墙上的信息大屏,了解几位高龄老人的居家生活状况。“我们开发的‘数字临塔综合平台’,实现一屏全览村情,让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民生服务随时可见、可管、可控。”沈平说。

以“孝贤”闻名的临塔村“尝”到了信息化、数字化的好处。2020年,村里投资建设了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将全村700多名65岁以上老人都纳入服务范围,还给符合条件的老人家安装了智能门磁、4G网关以及SOS一键呼叫系统,遇到紧急情况,网格员和志愿者会在第一时间上门帮助老人。

临塔村的乡村智慧生活,是东台市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的缩影。

村里的集体资产有多少?钱用在哪儿了?这些账目都是村民关心的焦点。“过去各个村把村务事项张贴在村委会的公示栏上,村民需要到公告栏查看,很多在外地的村民无法及时知晓。”东台市农业农村局政改科科长戴刘建说。

为推进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2017年起,东台市启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产权交易”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平台设置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服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操作、农村产权在线交易等7个功能系统。

东台市委农办副主任、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伟介绍,截至目前,全市5.29亿元的村级资金、价值18.47亿元的村级资产全部纳入平台管理。村民通过自己的手机、政务大厅的大屏、家庭有线电视等可实时查看本村“三资”存量、运营情况、收益水平,也能及时得知本村重要资产处置、重大项目交易等信息。平台运行以来,已经组织8884个项目进入平台公开交易,实现交易额13.09亿元,溢价金额达1.17亿元。

在临塔村的政务服务大厅,沈平和几位村民在平台上一起翻阅该村2022年相关账务,大到上百万元的项目建设,小到几元的办公用品,各项开支报批手续、费用细由、单据、经办人和审批人的签字等内容一目了然。沈平说:“有了这个平台,村里的收入开支都有了一本明细账,用群众的话说,不用胡乱猜测了,不会闷得慌了。”

这两天,东台市头灶镇下舍村会计喻军用村级用工监管监察平台系统查看红东河捡拾垃圾情况。为了保持河岸整洁,村里在平台上通过摇号抽取五位村民参加了此次用工。哪些人干活的,干活的成效如何,都在平台上“有照为证”,接受全体村民监督。“任务完成很好,每人70元的劳务费将很快转账到他们各自的银行账户。”喻军说。

东台市农业农村局经管站相关人员介绍,根据村级用工特点,村级用工监管监察平台将村级用工细化为人员管理、预算管理、用工管理、用工抽取、出工管理、验收公示、会计入账、统计汇总8个流程,实行随机抽取、签字拍照、阳光公示、动态筛查,实现用工申请、人员抽取、出工管理、质量验收、信息公示、费用结算全环节线上留痕,杜绝了“虚假工”“人情工”“重复工”等问题。

据统计,2020年10月以来,东台市村级用工监管监察平台已用出工人员32867人,完成村级用工项目15056个,支出用工金额1050.28万元。

“以前怕村干部干事,因为怕村干部从中捞取好处,现在村干部光明磊落干事,因为全方位的监督和公开让村民有了一笔明白账。”说起乡村基层管理,东台市弶港镇农业农村局局长韩思东感慨地说。

东台市纪委党风室工作人员赵超男介绍,为巩固拓展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实现村级事务全过程监督,东台市还建设了村级小微权力智慧监管平台,并开发了对应的手机App,保证村民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自己关心的村级事务,推动村级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数字赋能,激活了乡村治理“一池春水”。在王伟看来,三大数字化平台建设和数据的互联互通,让市、镇、村三级和基层群众一键联通,将村居“用钱、用人、用权”置于市、镇和基层群众的监管之下,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参与度,为维护农民合法财产权利、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融洽基层干群关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半月谈

盐灶烟火三百里,一条运河一座城

如果把盐阜平原比作一片平铺于黄海之滨的硕大叶片,那么纵贯于其中的串场河则是这片叶子的叶柄和叶主脉,将串场河水输送到各个角落,灌养和哺育了盐阜人民。近日,新华社《半月谈》聚焦盐城串场河。

悠悠串场河,川流不息,流淌千年,见证着以“盐”命名的城市——盐城的变迁,孕育出厚重的海盐文化。如今的串场河盐运功能早已不再,但通过近年来的疏浚清淤和沿岸环境治理工程,这一古老运河不仅稳固了防汛功能,还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生态廊道,让盐城的河文化永不枯竭。

千年运河见证从盐到棉的变迁

千百年来,以土灶煎煮海水为盐,是盐阜大地百姓谋生的技艺。这里曾出现过“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的景象,而今日“盐城”地名即取自“环城皆盐场”之意。

盐城市地处江苏北部,东临黄海。人们来到盐城,会发现有不少以“灶”“仓”命名的镇村,例如“沈灶镇”“便仓镇”等,而这些镇村又大多沿串场河分布。原来,为了将境内诸多盐场串成一线便于海盐运输,唐宋以来的地方官在建设海防大堤时,利用取土后形成的沟渠开挖成一条人工运河,即为串场河。

得益于串场河的开通,产自苏北沿海地区的海盐,才能源源不断运往扬州这一海盐集散地。随着盐政管理制度的变革,来自扬州、苏州、徽州等地的盐商加入海盐组织生产中,塑造了当地独特的盐场市镇文化。

位于盐城东台市的安丰古镇,因紧邻串场河,是八方盐商聚集之地。在古镇七里青石长街,依然坐落着许多明清大院,例如保留较好的鲍氏大楼原为徽商鲍氏所开钱庄,该建筑布局井然、营造精巧、雕饰质朴,是徽派建筑艺术与苏北文化融合的代表之作。

清末,因盐城一带海岸东移,潮汐不至,土卤日淡,与淮北更先进的制盐技术相比,当地煎盐成本要高于晒盐十余倍,制盐优势不再,串场河的盐运功能随之衰退。盐城临海,地域虽广,但多为盐碱地,不利于稻麦种植,靠煮盐为生的广大灶民迫切需要找到新的谋生之路。

清末状元张謇回到家乡江苏南通创办民族工业,为解决大生纱厂棉纺原料紧缺的问题,在盐城等沿海滩涂地区率先开启“废灶兴垦”的植棉实践。因沿海日照和无霜期长适合种棉花,这一实践得到成功。一些流离失所的灶民纷纷返乡,加入植棉大军,解决了生计问题。此外,张謇还开通苏北内河航线,繁荣了串场河水运,同时聘请荷兰专家兴修水利,促进了沿海农耕经济发展。

清淤疏浚,古老运河源远流长

串场河又称下河,与里运河、通扬运河、苏北灌溉总渠合围形成江苏省内最低洼区域——里下河地区,这里水系发达,但也一度水患频仍。

作为一条跨区域河道,盐运功能衰落后的串场河,至今依旧是重要泄洪排涝通道。串场河因多年未见底疏浚,阻水坝埂较多,河道淤塞水流不畅。随着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串场河沿岸曾小工厂林立,有不少暗管排污,水环境堪忧。

这些年来,盐城市、县(区)联动推进串场河治理,采用打坝抽水干塘、泥浆泵水力冲挖等施工方法,实现河道底泥清、流量增。“污染在水里,问题在岸上”,在实施串场河水利建设的同时,当地还开展沿河排污口治理和生活污水纳入管网工程,彻底清除沿河点源污染。

据统计,串场河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投资共计140亿元,实施截污纳管完成岸线整治240公里,新建污水管网123公里,疏浚主河道约129公里,支流113条约257公里。

经过精心治理,如今沿河两岸环境优美,建有亲水平台和步道,成为群众平时休闲好去处。“市区段排涝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盐城市市区串场河整治工程建设处副主任、市水利规划办公室主任仓基俊说,串场河经过综合整治,彻底清除了污染源,提高了区域引水能力。

串珠成链传承海盐文化

暮色四合,盐城市区串场河两岸华灯初上,游人登上画舫游船,两岸传来悠长歌声。作为盐城文旅产业的特色项目,“夜游串场河”以沿岸“杨楼翠霭”“范堤烟雨”等盐城古八景为骨架,融入了淮剧、情景表演、乐队等演艺活动,让游客不仅能游水乡、赏美景,还能感受当地民俗文化。

这是盐城打响串场河文旅品牌的一个缩影。作为一条承载千年水运和海盐文化的历史文化遗产,盐城市正不断挖掘串场河历史文化资源,将沿线文旅景点串珠成链,融合当地滨海风光、湿地遗产,建设串场河海盐历史文化长廊。

坐落于串场河与范公堤之间的海盐博物馆,建筑外观以银白色正六面盐结晶体造型点缀,宛若串串盐晶散落串场河畔,这是全国唯一一座记录中国海盐历史文明的专题博物馆。经过提升改造后,博物馆陈列更为丰富,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中国海盐文化。

串场河阜宁段有7.8公里砖砌护岸,是新中国成立后兴修水利的历史见证,当地按照“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保留其原始形态。其余河段均以生态护坡为主,不破坏沿岸古树和河内水生植物,这既能让原有河岸风貌和生态基底得以保存,又能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盐城市委书记徐缨表示,盐城将着力打造“探秘自然遗产、解码古老串场、戏水湖荡湿地、寻踪黄河故道、传承红色基因”5条旅游经济带,将散落于城市各处的珍珠串联成一条美丽风景线,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能在宜人风景中感受到“外揽水绿之幽、内得人文之胜”的韵味。

2月2日 中国新闻网

江苏大丰精绘沿海新画卷:观海廊道“出圈” 生态美景串珠成链

2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江苏盐城大丰新开通的观海廊道上,几位驾车来看海的游客站在岸边欢呼雀跃。市民张先生说:“我们这里虽然靠海,却一度看不到海,年前得知新辟了一条观海廊道,能近距离看到大海,特地带孩子过来看看。”

“靠海却看不到海”,曾经是很多大丰市民的遗憾。大丰紧靠黄海,沿海是淤积型海岸,100多公里的海岸线大多是茫茫滩涂,杂草丛生,几近原始状态,根本无路可行。

黄海是大丰的宝贵资源,怎样让民众真正欣赏到沿海风光,是当地政府积极思考的问题。改变发生在2020年。当地依托黄海湿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从川东港闸到竹港闸再到王港闸最靠大海一线,建设一条观海探秘、科普休闲的观海廊道,让市民享受独特的生态风光。

“这一段海岸是河口湿地与辐射沙脊群在中国的典型代表,湿地、滩涂、海洋、候鸟资源丰富。”盐城斗龙港生态旅游度假集团大丰野鹿荡项目负责人朱文琦告诉中新网记者,目前,从麋鹿自然营地至竹港闸的17.3公里观海廊道已经建成。2022年6月运营以来,很快“出圈”,越来越多的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朱文琦说,观海廊道还在继续建设,未来里程还会延长。游客夏天来这里可以在海床漫步、下海小取,收获梭子蟹、弹涂鱼、泥螺等滩涂特产,也可以在这里欣赏日出日落、百鸟飞翔。

据介绍,依托这条观海廊道,大丰沿海多处生态美景串珠成链,如麋鹿自然营地、林场、野生麋鹿放养区、世遗小镇等。“我们不搞大规模开发,不做商业型旅游,重点发展科普游、生态游、研学游,特别欢迎摄影爱好者、生态保护者、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访。”

在观海廊道不远处,藏着一方生态秘境——3000多亩面积的野鹿荡。这里是古长江北入海口和古黄(淮)河入海口交汇处,是潮间带世界遗产地重要地标。

这里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在野鹿荡“南黄海野草种子基因库”,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和标本。工作人员说,这里保存着312种植物的种子和标本,是黄海滩涂植物的种子基因库。202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在这里设立“大河文明长江北翼三角洲地质工作站”,出土238件微体化石,包括有孔虫、阶形虫、孢子花粉。

野鹿荡还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暗夜星空保护地。这里的夜晚,方圆40平方公里内没有光污染,平均全年可观察星空达238天。2019年野鹿荡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重要暗夜星空保护地。同年,全国首届暗夜星空保护地大会在这里召开,会议发布了《中华暗夜星空保护盐城宣言》。

野鹿荡凭借独特的地质地理区位和暗夜星空的特别生态环境,被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选择为我国境内东部唯一的东八区“北京时间”观察发布机构,填补了我国东部北京时间发布空白。“这里已成为研学游、科普游的重要目的地。”工作人员说。

记者看到,在通往观海廊道的公路下面,是一片广袤的滩涂。路边装置了几架望远镜,游客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滩涂上漫步的麋鹿。

大丰是麋鹿的故乡。1986年,39头麋鹿漂洋过海回到南黄海滩涂这片故土繁衍生息,经过引种扩群、行为再塑、野生放归等系统拯救工程,截至2022年,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种群数量7033头,数量比建区时增长了近156倍,占全世界的70%以上,成为世界上麋鹿数量最多、基因库最丰富的野生麋鹿种群。

近40年来,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系统已日趋完整,生物圈逐年扩大,生物量在不断上升,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记者车行在麋鹿线公路上,不时看到河边草地上有麋鹿在悠闲漫步,公路两侧及农田周边都安装上防护网。“目前麋鹿野外种群数达3116头,为有效解决野外麋鹿与地方冲突,地方政府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兼顾。”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安全保卫处副处长薛丹丹说。

位于麋鹿保护区的中华麋鹿园占地面积7000多亩,是以“湿地生态、麋鹿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群数量最多的野生麋鹿园。景区总经理杨凯告诉记者,爱国游、科普游、文化游、生态游、研学游贯穿景区游览始终,今年春节假期景区接待游客6万人次左右,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0%。

行走在大丰沿海,这一片太平洋西岸黄海湿地上,目之所及处处生态美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美与共。

2月3日 江苏公共频道

江苏各地热热闹闹迎元宵

2月3日,江苏公共频道《新闻360》播出《江苏各地热热闹闹迎元宵》,报道元宵节前夕,毓龙街道的志愿者包汤圆,并将煮好的汤圆送给外卖小哥,满载祝福的小小汤圆让外卖小哥感到很暖心。

2月4日 新闻联播

红红火火迎元宵 喜庆祥和中国年

元宵节将至,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人们赏花灯、品民俗,感受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在江苏盐城阜宁,“打春牛、贺新春、闹元宵”非遗活动热闹上演。2月4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聚焦盐城阜宁。

2月5日 新闻联播

欢乐闹元宵 团圆过佳节

正月十五闹花灯,元宵节里,天南地北的人们用多种方式欢度佳节,共享美好生活在江苏盐城东台,家长带着小朋友逛文博集市,体验做手工的快乐。2月5日,《新闻联播》栏目聚焦盐城东台。

编辑:促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