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省媒看盐城第四十一期

2023-01-23 10:45 来源: 字号:


1月12日《人民日报》

盐城市淮剧团“送戏下乡”近200场 老剧团焕发新活力

1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盐城市淮剧团“送戏下乡”近200场 老剧团焕发新活力》聚焦盐都区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为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盐都区持续打造“欢歌笑语走基层”村村到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品牌。

1月15日 央视新闻客户端

活力中国|在绿色机遇中感受中国经济活力

在江苏盐城国家电网的一个基层网点里,刚开年,客户的申请量已经达到了去年的2倍。早上八点半,接到工单的高师傅就已经来到了一处居民楼,给充电桩接电。

国家电网江苏盐城电力工作人员 高世杰:最近我们接到了很多充电桩的接电任务,每天要跑不同的现场,最多一天有30多个工单。

绿色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应对需求,新一年,全国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力争年底前,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浙江、江苏等多地也都在加快推动新能源车充电设施进村入户。

1月16日 中国新闻网

阜宁“大糕村”见闻:村民齐上阵生产年货“必备品”

距离兔年春节还有不到一周时间,在江苏盐城阜宁县罗桥镇青沟村,一辆辆货车排在阜可糕点厂门口,等待这里生产的阜宁大糕装车发货。

“不好意思,太忙了,春节前订单太多,货车都在等着装货。”阜可糕点厂负责人李文艳坐在办公桌前,一边打招呼,一边填写着一叠发货单。

阜宁大糕又名“玉带糕”,是江苏地区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食品。因为“糕”和“高”同音,人们将大糕视为寓含着大吉大利、步步登高的祝福,阜宁大糕也就成为十里八乡过春节时不可或缺的年货。青沟村位于盐城、扬州和淮安三市交界处,是阜宁大糕的发源地,被称为“大糕村”。春节临近,大糕需求量猛增,村里的多家糕点厂全都忙转起来,村民们都在这些糕点厂里突击赶制大糕。

阜可糕点厂是青沟村生产阜宁大糕的重点厂子,几十名工人在车间内按照流程加工、生产、包装大糕,一忙碌景象。李文艳在忙碌的间隙说,虽然大糕是季节性食品,但工厂几乎全年不停产,除了生产大糕,还有京果、月饼等食品,进入腊月便重点生产大糕。“订单太多了,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都有我们的客户。全年大糕销量预计突破50万斤,销售额可达500万元。”

在大糕行业坚守40年的李文艳,见证了阜宁大糕从传统手工制作到流水线生产的变化。她说,传统手工制作大糕,产量有限,供不应求,现在改为机械化生产,产量大增,师傅们还是以前那些有经验的手艺人,所用原料更加优质,保留了阜宁大糕“薄如纸、软如绵、甜如蜜”的老味道,品种则更加丰富,推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坚果、草莓、巧克力等新口味。

古朴的青沟老街上,弥漫着阜宁大糕特有的香气,随处可见售卖阜宁大糕的店铺。许多村民都从事着与阜宁大糕有关的产业,大糕已经成为村民发家致富、家庭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青沟村村委会副主任祁夕中介绍,目前,全村人口5000人左右,生产大糕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22家,从事大糕产业的人员达1500人。

村民孙秀艳是村里一家糕点厂的包装工,糕点厂淡季时,她在家务农带小孩,现在她每天在厂里负责包装大糕,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年纪大了,在这里干包装工作很轻松。”孙秀艳说,糕点厂离家近,不耽误家里的农活,关键是还有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

村民赵秀才投资购买了印刷和包装盒加工设备,专门制作阜宁大糕包装盒。“每年能做1000多万只。”赵秀才说,村里还有大糕机械加工户5户,专门生产脚踩切糕机,年加工销售1500多台。

进入冬季,在青沟村,除了一部分留守村民生产大糕,很多头脑活络的人都去跑市场,从事大糕销售。目前全村有800多人携带切糕机在全国各地市场现切现卖、保鲜销售。仅此一项,年产值就有1000多万元。

为了扶持大糕产业做大做强,保障大糕生产原料糯米的供应,阜宁县罗桥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糯米生产基地。全镇种植糯稻万亩,其中青沟村就种植了2000亩,种植户与大糕生产户签订合同,直接送原料上门。

“我们围绕大糕产业成立了多个党支部,党员包保到户,热情服务,让阜宁大糕走进菜市场、走进集市、走进商超、走上网络,走进千家万户。”青沟村党总支书记毛相军说。

1月17日 人民日报公众号

太抢手!大学生回村,被“疯狂预约”

包包子、炸肉圆......这个寒假就读于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大二学生潘澄,在家乡建湖上冈镇仓冈村利用所学为村民忙年菜的可爱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微信公众号点名表扬。

1月19日 央广网

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一封家书”

何孝锋是江苏孝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10多年前,他毅然放弃南通海安老家的稳定工作,只身一人来到江苏盐城射阳滩涂,通过多年的打拼努力,在射阳这片热土上,将其貌不扬的小沙蚕变成“软黄金”。

近年来,为了能更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在前列,他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积极与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同济大学药品学院、复旦大学生命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项目申报等搭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在何孝锋带领下,江苏孝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从一家小型民营水产养殖场起步,现已发展成为科技型、品牌型、集约型民营企业集团,获批国家级水产示范养殖场、全国首家省级沙蚕出口示范基地、江苏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省级良种场,2023年将积极打造国家级水产种业园区。

当前,为确保春耕生产、种苗保供,公司春节假期不放假,在南通海安老家80岁的老父亲成了何孝锋心底最深的牵挂,他给父亲写了这样一封信。

1月20日 交汇点

“蝴蝶”飞来了贺东村

春节临近,盐城市射阳县洋马镇贺东村党总支副书记吴志远的手机响个不停。1月20日,一个小时内,他就收到了17条讯息,其中一半以上是来报喜的,还有一条,是家里人发来问什么时候回家过年的。

“刚刚又来了个大订单,客人订了两百多株蝴蝶兰。”蝴蝶兰种植基地生产经理陈睿骏发来这样一条消息。在吴志远的记忆中,贺东村一年四季都与花有关,夏秋是菊花,冬春是蝴蝶兰。

冬日,洋马镇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里,5万株蝴蝶兰宛若蝴蝶微微颤动翅膀,等待“飞往”全国各地的百姓家中,送去新年的好彩头。

2022年,鹤乡菊海一期1万平方米种植基地种植的5万株蝴蝶兰“飞”向了江浙沪、福建等16个省份,还远渡重洋在部分日本居民家中绽放。

“四季有花,处处有景是我们对鹤乡菊海未来的祈愿。”吴志远告诉记者,二期建设成功之后,蝴蝶兰年产可达100万株。

白墙灰瓦、绿水长流,一排排错落有致的乡间楼房间不断传来村民的欢声笑语。谁承想,这个村子竟在短短数年间,经历了从负债数百万元到扭转盈亏的惊人一跃。在其中,菊花成为了贺东村逆势翻身的“法宝”。

“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菊花产业功不可没。”吴志远介绍,贺东村隶属的洋马镇药用菊、茶用菊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60%、70%,成为全国著名的“药材之乡”和全省最大的“苏菊”生产基地。而贺东村菊花种植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通过成功流转土地6000亩打造鹤乡菊海核心区,又成功流转土地2500亩,推动中药材产业绿色有机发展。

“保护好肝,火不再来,面色红润,内外兼美。”春节期间,吴志远还成了“兼职主播”,从选品、定价、产品功能介绍、送福利,每个流程他都亲自把关,菊花茶、菊花精油、金丝皇菊等产品一上架便很快被一抢而空。

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勤劳致富,是贺东村一直以来的内生动力。一条菊花产业崛起与强村富民紧密结合的道路正越走越远。“菊花引领全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增添了后劲。”吴志远说。

听说村里有几位在河南开封、山西太原、贵州贵阳等地种植菊花的村民返乡了,吴志远赶紧登门拜访,交流菊花种植经验,寻求菊花增量提质的“秘笈”。

花在村中美,人在花中笑。即将到来的春天,又到了菊花播种的日子。村里菊花产业发展的规划、每一户菊花种植人家的情况、菊花预计引种品种……这些信息不仅在吴志远的电脑中存档,还在他的心中念念不忘。

忙完了这一切,吴志远才松了口气,给家人回了条讯息:今晚就回家。

1月22日 江苏卫视

新春烟花秀 绚烂迎兔年

1月22日,江苏卫视《新闻360》聚焦大丰荷兰花海景区。除夕当晚,一簇簇寓意着幸福安康、欢乐祥和的礼花腾空而上,点亮了荷兰花海景区的夜空,同时跟景区的灯光交相辉映,场面非常壮观,吸引了6万多名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1月22日 CCTV-4

璀璨烟花秀 美不胜收

喜庆的锣鼓敲起来,欢乐的龙狮舞起来……大年初一喜气洋洋,绵绵细雨也阻挡不了游客的热情。东台西溪精彩纷呈,人气爆棚,喜迎新春开门红。当晚,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聚焦东台西溪新年烟花秀,感受浓浓的年味。


编辑:促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