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省媒看盐城第四十期

2023-01-12 10:44 来源: 字号:



1月4日 CCTV-13

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 提升群众幸福感

中宣部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三新”主题宣传,东台作为全国第二批全省唯一典型案例进行推介。1月4日,央视《朝闻天下》四分钟时长专题报道东台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

1月5日 新华社

观“德育课堂” 做“有梦少年”

欣赏“候鸟天堂”的无限魅力,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日前,新华社“我是追梦人”活动走进大丰区创新开展线上德育活动。据了解,《中小学德育学堂》是新华社推出的一档集德育、思政、时事、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为一体的视频节目,每周一期。

1月8日 新闻联播

创新驱动 江苏奋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1月8日,央视《新闻联播》【开好局 起好步】专栏点赞江苏创新驱动奋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关注南京、苏州、无锡、盐城四个城市的创新做法。在盐城,新竣工投产的颐高工业数字经济产业园内,科技型企业加紧生产的同时,新年里的第一场创新创业大赛也在抓紧筹备。

《中国减灾》杂志

江苏盐城射阳:筑牢防灾减灾基础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近日,《中国减灾》专题报道射阳县防灾减灾工作经验。射阳县是江苏省海域面积最大的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挑战巨大。文章从机制、预防、基础等角度入手,介绍射阳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方面的经验做法。

射阳县是江苏省海域面积最大的县,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不稳定能量容易积聚,极易形成龙卷风;加之处于沿海地区,遭受台风、大风等极端天气影响的概率较高。面对严峻复杂的自然灾害形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持续抓机制、抓预防、抓基础,不断汇聚合力、硬化措施、提升效能,增强防灾减灾救灾水平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2年,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吸取重特大自然灾害教训,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持续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有力推动了全县安全形势平稳可控。

抓机制,把应急合力汇聚在前

围绕防灾减灾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以“优化、协同、高效”为目标,我县着力构建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反应灵敏的应急管理格局。

一是建强组织体系。在县级层面,建立由县长任总指挥、各分管县长任指挥长的防灾减灾、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灭火4个指挥部;在镇级层面,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第一指挥、镇长任指挥的应急指挥中心;在村级层面,设立防灾减灾指挥部,建立灾害信息员、网格员、志愿者3支队伍,初步搭建起县-镇-村三级“全灾种、大应急”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优预案体系。围绕“救什么、怎么救、谁来救”,我县针对县情实际,组织力量对全县风险隐患、人员转移、避难场所、应急指挥、救援力量和物资等方面内容进行摸底调查,精心编制“八图八表”,即:“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体系网格图表、自然灾害灾情信息员分布图表、自然灾害拟转移人员分布及干部包保责任网格图表、自然灾害紧急疏散安置点分布图表、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现状分布图表、防御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分布图表、应急救援力量情况分布图表、应急救援物资情况分布图表”,初步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责任网格,实现全县风险隐患明晰化、应急资源集成化、救援责任具体化。

三是健全运行体系。充分发挥县减灾委成员单位作用,先后组织制定自然灾害会商研判、预警发布、信息共享等防灾减灾工作制度,先后召开分析研判会议5次、印发分析报告5期,为全县自然灾害防治提供参考。加强极端天气监测预警,建立临灾预警信息发布快速通道,共发布大风、暴雨和强对流等天气预警信息78条,通过灾害信息员、网格员、应急广播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达到每家每户。

抓预防,把应急措施谋划在前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为先,将各项防御措施考虑在前、落实在前,将各类灾害风险处置在萌芽状态,进一步筑牢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

一是全面排查风险隐患。根据我县主要灾害特点,针对台风、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威胁,组织镇区、部门集中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重点对低洼地带、城市排涝、老旧房屋、河道闸站、风电运维、救灾物资等场所和重要设施进行全方位风险排查,共排查整改防汛水安全隐患48项,排查出海堤外和老旧房屋需转移人员854人,全部实行定人定责防范。

二是全面储备应急物资。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制定出台《射阳县自然灾害救灾物资储备规划(2021-2026年)》,按照5000人的受灾标准建立物资储备清单,先后投入580万元购置帐篷、棉被、大衣等各类救灾物资9042件,与商超签约储备200万元的生活物资,与中石油签订50吨汽柴油储备协议。同时,积极完成省级应急物资前置储备点应急物资调运回县综合物资储备库工作,共调运物资2824件。

三是全面配齐救灾力量。围绕“抢大险、救大灾”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救灾队伍组建和救援装备配备等重点工作,在每个镇区建立100—200人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13支497人的专业救援队伍,在人武部和驻当地部队建立16支570人的救灾突击队,并对所有救援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同时联系吊车、挖机、渣土车等60辆救援机械装备和车辆备用,确保遇有灾情第一时间到位。

抓基础,把应急效能提升在前

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防灾减灾的固本之策,筑牢基层自然灾害防治基础。

一是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委托县消防救援大队,定期对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救援技能体能培训训练,提升专业救援技能,同时通过实战化应急演练磨合队伍,先后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应急救援演练15次,进一步提升救援能力。配强灾害信息员队伍,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对19个镇(区、场)572名AB角灾害信息员进行调整,先后举办3期灾害信息员业务培训班,重点加强灾害信息员报灾、核灾等专业科目培训,规范报灾流程,组织开展模拟报灾演习,提升报灾效率,确保“初报快、续报勤、核报准”。

二是强化应急指挥保障。针对原有办公场所面积不足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县应急管理局搬迁至新办公大楼,同时对现有应急指挥中心进行改造升级,严格按照《江苏省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基本要求》,投资300万元筹建1000平方米的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建成后将具备风险监测预警、综合信息处理、统一协调指挥等功能。调用县地震应急指挥车作为全县的应急指挥车辆,对15个镇区统一配备布控球,实现全县应急救援可视化指挥调度“一张网”。

三是强化全民意识提升。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载体,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扎实开展防灾减灾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进社区的“五进”宣传活动;通过新建安全文化教育体验馆和村居防灾减灾宣传长廊,开通“射阳应急”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有效提升全民防灾避险意识。

1月8日 CCTV-17

江苏射阳:品传统年味 买特色年货

1月8号,射阳县举行第六届特色农副产品推介展销会,小黄蟹、菊花、辣椒酱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备受青睐。展销会现场还设置了直播间,通过线上方式销售农产品。除此之外,现场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表演,营造出浓浓的年味儿。央视《中国三农报道》对此进行报道。

1月11日 新华日报

盐城:用一程程跋涉,换来一路路风景

1月11日,《新华日报》头版点赞盐城。刚刚召开的盐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预计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7000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盐城在争取最好结果的同时,努力为全省“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1月11日 新华社客户端

射阳:春联送“理” 燃起冬训“一把火”

1月11日,新华社客户端以《射阳:春联送“理” 燃起冬训“一把火”》为题报道射阳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集中发布了本年度的冬训主题春联,助力党员冬训工作的相关做法,浏览量超100万!

1月12日 中国新闻网

减碳能当抵押物?“海洋蓝色碳汇贷”探索金融助力“双碳”新实践

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创新实践又有了最新尝试。1月11日,江苏省首笔“海洋蓝色碳汇贷——紫菜贷”在盐城市大丰区成功落地。南京银行大丰支行向盐城市大丰区交通控股集团“大丰滩涂紫菜种植”项目授信2亿元,贷款期限8年。

据悉,该笔紫菜贷,以紫菜养殖产生的减碳量、固碳量远期收益权为切入点,成功打通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金融通道。

藻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力,在光合作用中能大量吸收海水中的氦、磷、有机物和二氧化碳,同时排出氧气。在消除近海水域富营养化、调节海洋生态平衡、净化海洋环境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海大量养殖紫菜、海带等经济海藻的案例,已证实大型海藻养殖在提高综合养殖效益、缓解海水富营养化、减少并降低赤潮危害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综合生态效益。

根据“中国蓝碳计划”,大型海藻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方面可有效增加海洋固碳能力,减缓全球变暖;另一方面可防止近海富营养化、海洋酸化、有害藻华等环境问题。

紫菜养殖是海洋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盐城市大丰区交通控股集团实施的滩涂紫菜种植项目,项目海域面积5.33万亩,其中紫菜种植面积2.13万亩。项目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但由于抵押物不足,融资陷入瓶颈。

人民银行大丰支行主动靠前服务,在江苏省先行先试,充分挖掘紫菜养殖的碳汇“聚宝盆”,突破性地将“金融”主体与“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碳汇”要素融合,全程指导南京银行大丰支行制定个性化融资方案,经黄海湿地研究院综合评定滩涂紫菜养殖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碳汇量。

据测算,在贷款期限内,该项目累计减碳、固碳36.13万吨。根据中国碳交易市场价格计算碳汇价值,将紫菜每年产生的减碳量、固碳量远期收益权作为质押物,借助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成功地将碳汇价值转化为抵押品,解决了项目建设急需的资金困难。

这是人民银行大丰支行继去年8月推动全国首笔基于自然保护的“湿地修复碳汇贷”后,指导金融机构再次推出的又一款“碳”路金融创新产品,即江苏省首笔“海洋蓝色碳汇贷——紫菜贷”。

“海洋蓝色碳汇贷”的推出,在江苏省首创“金融+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汇”的“1+2”模式。既解决了海水养殖抵押担保不足和碳汇资产长期搁置等融资难问题,又为丰富绿色金融发展内涵作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据悉,人民银行大丰支行未来将继续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加大碳金融创新力度,深入挖掘碳汇资源,持续扩大碳汇创新运用成果,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市场化、自然资源的资本化和金融支持路径的绿(蓝)碳化,为碳金融创新实践提供“大丰范本”,全力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促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