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推进“长江大保护”,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2023-01-15 17:49 来源:泰州新闻网 字号:

规划“一张图”科学布置沿江空间格局

污染排放、违规捕鱼、非法建造码头,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一系列破坏环境的行为曾让长江生态受到严峻挑战。

为守护好长江“母亲河”,连续多年,泰州市实施保护长江专项行动,包括污水治理、港口船舶污染治理、沿江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长江禁渔、沿江船舶污染治理等。仅2021年,泰州市就投资40多亿元,完成50多个重点项目的建设。

为了建立长江大保护长效机制,泰州市出台 沿江“一张图”规划,力求以“一张图”对沿江地区生态保护和空间开发进行系统化精准化管控,科学布置空间格局、调轻产业结构、彰显生态底色。

据悉,“一张图”按照生态优先、集约利用、弹性协调、留有余地的原则,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对生态、生活、生产、预留岸线进行严格管控。从2020年底开始,长江干流岸线生产性利用率始终控制在50%以内。

创新“泰州行动”让“母亲河”永葆生机

“快看,江豚!”近日,56岁的永安洲居民李明和孙子在泰州大桥下游玩时,拍下江豚嬉戏的照片并发到朋友圈,引得大家纷纷点赞。

有着“微笑天使”之称的江豚频频现身长江泰州段折射出长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持续向好。而曾几何时,因为过度开发,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一度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望闻问切,追病源、诊病因、找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指引下,泰州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一场以“健康长江”为主题的创新行动在泰州全面展开。

2019年以来,泰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长江大体检”,创新开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推动长江生态环境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从单一监管型向立体管控型战略转变,为护佑一江碧水扛起“泰州担当”。

2021年12月,泰州市举办《健康长江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仪式,这是全国首个针对健康长江评价的团体标准,为今后长江流域治理提供了具体指导。

随着长江泰州段水质提升,不少珍稀生物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去年11月,位于泰州的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首次观测发现全球濒危珍稀鸟类——白头鹤。白头鹤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

近年来,随着新记录种类的发现和各类珍稀濒危物种的回归,表明泰州市各类生物栖息地不断增加,长江自然生态保护成效初步显现。

实施生态修复,实现“一江清水、两岸葱茏”

在整治长江水环境的同时,泰州市加快长江岸线生态修复,通过建设沿江生态廊道,确保“一江清水、两岸葱茏”。

如何推进沿江生态廊道建设?泰州市有三个做法。一是空间“留白”,将三分之一岸线确定为“不开发区”,专门用于维持岸线自然属性;二是岸线“增绿”,长江岸线绿化累计面积超过240万平方米;三是环境“出彩”,推进“一带、二岛、三节点”沿江生态走廊建设,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的“最美岸线”。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泰州高港,作为诗篇的“生发地”,一直致力保护一江春水,在这片美丽江滨,当地建起了一座占地300亩的春江花月夜湿地公园。园内全民健身体育生态园及中心景观区、乡土植物园、竹类植物科普园、采摘园、红豆杉林、花海、池杉观赏区与长江湿地、泰州长江大桥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画卷。

数据显示,近年来,泰州市实施岸线“增绿”,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修复、生态绿化、沿线环保设施建设等20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数十亿元,建成16.4公里江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18公里沿江生态绿化工程,长江岸线绿化面积累计超过240万平方米。

大江奔流至此,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如今,这道弧线正成为泰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编辑:田淇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