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浇灌绽放“共富花” | “从响水西兰花看乡村产业振兴”系列报道①

2022-12-20 12:11 来源:登瀛观察 字号:

编者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近年来,我市各地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努力做大做好“蛋糕”,切好分好“蛋糕”,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被称为群众“致富花、幸福花”的响水西兰花,情牵党委政府为人民办事的初心,蕴藏农业现代化的密码,生长着乡村振兴的未来。即日起,登瀛观察微信推出“从响水西兰花看乡村产业振兴”系列报道,聚焦响水大力改革创新,持续做强西兰花优势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做法。

又是一个丰收年。12月15日,响水县南河镇昌盛村信农家庭农场的包装车间一派繁忙,10多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分拣、加冰、装箱,一箱箱标准规格的西兰花,即将销往韩国。迎着冬日暖阳,他们算着今年收入、规划来年发展。

田间连车间,响水西兰花走向大市场。如今,西兰花已是响水特色优势产业。全县西兰花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连片种植面积达4万亩,年总产量13.5万吨、总产值超13亿元。

“种西兰花让大家伙过上了好日子。”开心的笑容荡漾在响水县委原农办主任、响水西兰花产业协会会长秦永斌的脸庞。在他看来,推广西兰花种植,既饱含着党委政府坚守推动共同富裕的初心,也映照着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不懈奋斗。

历史上的响水,由于黄河泛滥、海水倒灌,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群众生活极度贫困。历经数年改造,全县40多万亩盐碱荒地变身“米粮仓”。随着土壤质地变黏重、呈弱碱性、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丰富,加上气候温和、光照充足,这里已成为全国春夏和秋冬之交最佳的西兰花生产地之一。

20世纪60年代,苏南知青来到该县大有镇康庄村,开始种植西兰花。经过多年发展,种植户越来越多,西兰花不仅在响水落地生根,也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当家“花旦”。2008年,响水西兰花等农产品一次性过检,成为北京奥运会供应农产品,由此声名鹊起。

全面小康建设中,响水是江苏省12个重点帮扶县之一。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西兰花产业一马当先,成为该县脱贫产业。

“在农村做事,就是一个看一个,一个带一个。”2008年,叶恩君、徐正龙、张秀海等几位农户,在尝试种植棉花、西瓜等农作物后,率先规模种植西兰花,并很快带动南河镇一带农户共同种植。

种植西兰花,有天时地利,也有先天短板,村民们最缺的是技术。

“不懂技术,不会管理,遇到恶劣天气手足无措!”忆起2013年初次创业失败,运河镇六套中心社区皂角村党总支书记陈永俊不禁眼角湿润。当年,她拿着全部家当与人合伙,流转300亩地种植,结果不仅本金都搭进去,还欠下100多万元债务。

后来,县里与省农科院合作,在南河建立苏北首家博士服务工作站,为种植西兰花提供技术支撑。双方签约成立江苏首家西兰花产业研究院,在品种创新、品牌创建等方面全面开展合作。博士服务工作站研究员郑子松说,当地先后推广试种西兰花新品种60余个,推广穴盘流水线育苗、高垄窄畦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8项。

资金是农业发展的另一块短板。响水县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系统选派业务精、能力强的骨干,赴各镇村担任镇长助理、村主任助理,化解农户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等问题。

在技术和资金双重加持下,陈永俊咬牙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她创立响水县旭泽农业有限公司,吸纳20余人常年务工,带动季节性用工200余人,带领全村142户、365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农业产业的发展主体是农民,但由小农生产转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2014年,经过深入调研,县里陆续出台一揽子政策,鼓励更多农民种植西兰花。”响水县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杨洪波参与了当时的调研与政策制定,在他印象中,政策出台不久,全县开始形成西兰花规模种植态势。

省道326沿线千亩土地流转,第一批种植西兰花的农民土地租金减免……政府的鼓励政策和市场良好的收益,使得参与种植西兰花的大户越来越多。2015年,响水县西兰花种植面积由两年前的2000亩迅速增至1万亩,同年底西兰花产业被列为全县六大主导产业之一重点推进。2016年在南河、双港两镇建起西兰花大道,两侧土地全部流转种植西兰花。2018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0万亩。

这当中也有曲折,一段时期规模快速扩张,但是产业配套没有跟上脚步,“大水漫灌”的发展模式很快暴露许多问题。

南河镇头甲村党总支书记王声高记得清楚:因为种植规模扩张太快,当年西兰花种苗不够,头甲村不少农户从外地调苗,由于运输周期较长,错过了最佳定植时间,从而导致西兰花长势差,采摘时卖不上好价钱,许多农户损失惨重,亏损多的达30万元。

“2018年西兰花采摘时又连续阴雨,导致花朵品相不好,外地经纪人拼命压价,很多农户都亏本甩卖,一些农户甚至任由西兰花烂在地里。”叶恩君说,当时为了减轻农民损失,县政府拨款200万元,号召他们种植大户带头托底收购。

配套设施、种植技术跟不上产业规模所带来的影响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不少农民纷纷放弃种植西兰花。

“2018年是西兰花市场遭遇‘滑铁卢’的一年,同样也是产业‘脱胎换骨’的一年。”秦永斌说,在经历单纯扩大面积,比较效益严重下降阶段后,政府和种植户开始认真反思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要想西兰花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同步,必须靠标准化生产、现代化储存和集约化经营。”县里召集种植大户一同商量对策。招引龙头企业作示范,建冷库做配套,成立合作社、培养经纪人联手闯市场……大家在商讨中逐渐形成一致意见。

政府顺势而为,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支持西兰花全产业链发展。一条以特色农业产业为“引擎”,加快强镇兴县步伐,让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的新路径逐渐开拓出来。响水县西兰花种植面积很快稳定在10万亩。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该县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中国西兰花之乡”称号。

“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帮促项目+低收入户”“订单生产+托底收购”……如今,一个个联农带农模式在西兰花产业全面推广,140家新型经营主体,2000多户种植大户,带动3.5万农民就业。2021年,响水西兰花产业协会对全县100户西兰花种植户和100户非西兰花种植户居民收入随机调查显示,西兰花种植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507元,比非西兰花种植户高48.9%。

登瀛观察,致力打造盐城最具影响力的时政公号!


记者:陈和洲 陈兴亚 夏恒瑾

图片:资料图

编辑:刘志红 赵新立 马语涵(见习)

编辑:超级管理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