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 | 悠悠丹沟河

2022-11-28 15:56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悠悠丹沟河

采风/文

凌敏/诵读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那么这方水土,首先说的是这里的水,水即一条大沟,一条河。我的家乡有这样一条河,从小到大,我一直记着她。

家乡的这条河,就是丹沟河。她从家门口流过,到射阳河,然后奔流到海。这条河并没有什么大的名气,只是里下河水乡里的一条河而已,她流经县内三乡八庄,灌溉养育着数万百姓。

从小时候记事起,乡亲们就从这条河里捕鱼捉虾,淘米洗菜,取水做饭,运肥送粮,祖祖辈辈都这样,依河而居,靠河而生。

今年春天,县里寻访名人故居。为留下遗存档案,或建立新的老屋纪念,我们来到丹沟河北侧的顺桥村,那里有周克玉将军留下的三间老屋子。周将军是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治委员,是在丹沟河边长大的一位上将。他当将军时,曾几度回过家乡,家乡人十里相迎,期待将军能为丹沟河建一座桥。请将军发个话,建座将军桥。但克玉政委次次回乡都只是坐着小船渡过了丹沟河。他对乡亲们说,建桥得听当地政府的,我不能越权办事,也不能让地方为难。如地方要建座丹沟河桥,也是我的愿望,我个人出一部分钱。如今,这座桥已经横跨在丹沟河上,克玉将军未曾见到这座桥就已逝去,他的家人为建桥捐献了一笔钱。那天,我们走到桥上,望着丹沟河静静的河水,思绪万千,将军的音容笑貌浮现在丹沟河上,他从这里走出去,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无数次战斗,军衔上将,却不为家乡谋一点私利。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自己却没能在丹沟桥上走一回。

前年夏天,作家卞毓方回到家乡陈良原孙墩村。我们陪他去老家寻根,他说几十年在京居住,老家的具体位置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离丹沟河十多米,小时候从家里走到河边没几步,就能跳到丹沟河里洗澡纳凉。他在一篇散文中写道,丹沟河是我的衣胞之地,我的根在丹沟河,是门前的这条河送我到他乡,到外地求学,到北京工作。卞老师是中国著名散文家,每一篇小说,每一篇散文中的文字,都能读出这条河的味道。丹沟河孕育了这位中国知名作家,他先后出版了二十多部文学作品。他还是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得意门生,季老为我们家乡题写“中国散文之乡阜宁”,卞老师亲自送回家乡。

丹沟河孕育了很多能人志士。丹沟河畔有一所学校,名为丹沟中学,这所学校依丹沟河而建,上过这所学校的学生都在这里成长。当年,苏南教师张梦才先生,只身从苏南下放到丹沟中学,他的黑板板书就是书法,每一个字都滋润着学子的心田。学生们身在苏北贫瘠的土地上,却接受着苏南老师的教育,多少人暗暗在心里把这所学校称为名校。某年高考,丹沟中学一所学校被录取的大学生,相当于一个小县的录取总和,为此省教育厅派人来考察“丹沟现象”。来人查看丹沟中学校址地理位置,便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条河缓缓地流淌,让学生静静地读书,无数优秀学子从这条河走向远方。

从丹沟河畔出生,又从这里读书一直读到南师大的周德训老师,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丹沟河畔任教,因长期积劳成疾染上重度肺病,仍坚持站在讲台上,时常一声咳嗽吐出一口血,但在黑板上还写下一排排苍劲的粉笔字。学生们为之心疼而发奋读书,志在以老师为榜样,也成为老师。细心人记载,丹沟河两岸走出的老师达142人,其中有南开大学校长滕为藻,数十名中学小学校长。这些,被人们又称为“陈良现象”。悠悠丹沟河,让这里成为教育之乡,书香之地。

一般河流,只有一个走向,要么东西,要么南北,而丹沟河有东西南北走向。因而丹沟河分为上下丹沟,一个乡镇就在这条河的全境内。这个乡镇曾经经历了“6·23风灾”,如今这里已经重建,成为文明幸福的乡村,受灾群众都住上了安居房。这个乡镇一所学校曾出过两位将军,武警少将戴必正,安徽省军区副政委周俊少将,还有空军模范机械师徐亚东,都是丹沟河水养育出来的一方骄子。

丹沟河日夜川流不息,它告别了曾被污染的历史,河清岸绿,两岸百姓从贫穷走向小康,从小康踏上新时代的步伐,走向现代化,与祖国同行。

丹沟河,这片土地上的母亲河,我要把你永远印在心中。

编辑:徐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