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二次降准”有哪些影响?

2022-11-26 15:49 来源:中国新闻社 字号:

降准如期而至。最近一次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降准后,25日中国央行公布消息,其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此为今年年内的第二次降准,为何此时再用降准工具?将带来哪些影响?未来货币政策怎么走?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直言,从今年经济表现看,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因此需要货币政策继续发力,持续推动经济回稳向上。

“当前,经济复苏与市场主体仍需总量型工具呵护,企业融资意愿和个人消费意愿仍需通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和信贷成本来刺激,促消费、企业投资需求和基建投资都需要资金流动性支持。”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中新社记者说,降准,恰恰可以释放积极信号。

庞溟进一步称,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通过降息刺激需求的空间相对受限,而近期人民币汇率压力的缓解和国内通胀水平保持温和可控,创造了一定的政策空间,可进一步通过总量工具的增量操作来巩固和拓展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必要时,更多地通过降准等措施释放中长期流动性,保证对实体经济的货币信贷支持,从而更有效地支持市场主体和居民部门,以及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中国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人民币。具体来看,此次降准将带来哪些影响?

梁斯表示,降准释放的资金没有成本和到期期限,这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长期、无成本的资金来源,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同时,由于降准释放的资金没有利息成本,能够帮助金融机构缓解财务负担,这也会传导至实体经济,同步降低企业的利息成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从对资金面而言,在降准带来增量中长期资金的助力下,跨年之前,预计资金面维持宽松格局,资金利率下行确定性相对较高。

对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而言,温彬认为,在短期内政策利率保持稳定和此次降准幅度较小下,预计不足以带动12月LPR调降,进一步降融资成本仍有赖于后续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调和银行负债端成本下行。

对债市而言,温彬称,降准引致资金面宽松下,债市利率或趋于阶段性下行。此次略超预期的降准将给近期陷入赎回潮担忧的债券市场注入信心,债券利率或迎来阶段性震荡回落;后续多空交织,仍将以疫情防控、地产政策落地成效和基本面修复速度为主要运行逻辑。

对股市而言,温彬认为,降准有助于提振市场预期,上证指数上行次数占比较高,但幅度偏小。近期经历疫情防控优化和地产金融政策加码预期的上涨后,市场进入盘整阶段,预计降准会继续带来小幅提振作用,但影响不会很大。

此次降准后,中国的货币政策后续怎么走?中国央行行长易纲近日表示,下一步将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疫情冲击下,货币政策的核心仍是维稳信贷投放、缓解实体部门资金链压力。从近期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宽信用仍是核心政策方向,其中,基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是主要的信用载体,此外,预计后续地产领域也将成为重要的信贷投向。

“除降准等总量性宽松工具外,结构性政策将继续发力,做好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薄弱领域金融支持,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加结构双重作用。”李超说。

他表示,展望2023年,全年的货币政策宽松幅度将较2022年边际收敛,工具以结构性调控为主,侧重定向引导、精准滴灌。

编辑:王丽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