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第9场——县教育局专场

2022-09-02 17:29 来源: 字号:


主持人

大家上午好。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营造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县委宣传部、县政府新闻办牵头举办“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成就和创新举措。今天是第九场——县教育局专场,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到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朱钧介绍我县近年来教育工作总体情况。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马汝刚、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孝荣、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徐新铭将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朱局长作介绍。

近年来,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江苏省体育强县”“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江苏省社区教育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1.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坚持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好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坚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校长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各方面。去年以来,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党员教育活动,征订党史教育指定教材1400套,组织党史学习800余场次,教育局党委先后组织新发展党员、机关全体党员赴庆丰镇鲁艺纪念馆集中祭扫和上冈镇大唐村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致敬青春”入党宣誓活动。全年开展全系统“党组织书记讲党课”200余次,累计达160余节。

2.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一是推进办学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全县集团化办学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去年新成立2个纵向教育集团,强化小初高衔接。优化重组1个初中教育集团、4个小学教育集团,努力解决集团过大、效率不高等问题。在颜单、沿河、九龙口、冈西四镇试点推进农村中小学校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二是推进教师聘用管理改革。去年以来,全县27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依生数、班级数,结合相关规定对人员进行了重新核定,共有347人参加跨校竞聘到城区16所学校工作,有效补充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师资缺口。三是推进育人方式改革。认真落实“五项管理”规定,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研究出台《关于建湖县中小学学生作业的基本要求》《手机管理使用通知》等文件。全县中小学课后服务“5+2+1”全覆盖,合理利用乡村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辅导站,做好延时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帮助家长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3.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重点工程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布局优化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去年,盐城建湖汉开书院学校、怡景学府幼儿园、上冈新城幼儿园、碧桂园幼儿园等4所校园交付使用,新增优质普惠学前学位810个、新增中小学学位2310个,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个性化需求。2022年,我县教育提升工程涉及办学条件提升、新四项惠民工程、教育装备和信息化建设、体育惠民等5个类别27个项目,计划投资4880万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县教育投入将超80亿元。

4.稳步提升教育质量。采取“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等多种模式,不断完善教育集团和教育发展联盟,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互补、教学教研联动互助、师资配备交流互通。去年以来,新创成市优质幼儿园3所、市级“小学内涵建设示范校”4所、市“新优质初中”4所、省市文明校园15所、省市智慧校园11所,优质品牌校建成数量列全市前列。2021年是实行新高考改革元年,全县高考高分段人数、本科达线率、中考录取分数线再攀新高,重回全市第一方阵。建湖中专对口高考进本线人数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2022年,全县高考文化本一达线808人,本科达线1821人。全县620分以上31人(较去年增加了18人)、600分以上91人(较去年增加了46人),建湖高中陈香怡同学高考总分629分,居全省历史类前100名。

5.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优秀人才引进机制,去年以来,招聘“名校优生”38人、公开招录研究生学历教师33人、返聘优秀退休教师1人、年薪制高层次教育人才1人、3名教师新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高度重视教师业务技能培训、骨干教师脱产培训、小学与初中新教材培训、“省送培到县”培训等。申报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15个,今年已培育乡村骨干教师达400多人次、市县骨干教师100多人次。常态开展“三风”建设专项整治、最美教师、师德标兵评选,在全社会造浓师德风尚、尊师重教的氛围。

6.全力保障校园安全。认真落实相关疫情防控精神,严格做好校园封闭、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各环节工作,全县师生员工疫苗接种率达97.44%;打造平安校园。聚焦“人”和“物”两个维度、10个重点安全环节,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学校保卫力量、防撞设施等实现6个“100%”;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所有学校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举行“助力成长 家校共育大讲堂”6期,学生及家长受众面达93.6%。同时,各校通过认真开展“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和“一法一条例”宣传教育,全县教育系统3121名党员教职工结对关爱5100多名学生,学生健康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全县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建湖的孩子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建湖贡献教育力量,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在此,也恳请社会各界继续关心支持建湖教育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同向发力,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更好支持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共同书写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主持人

感谢朱局长。下面开始提问。

中国新闻网记者: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压舱石。请问建湖是如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

建湖教育局: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教育系统全面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目前在编教职工6322人(其中高中1416人、初中1930人、小学2298人、幼儿园383人、其他单位295人)。现有在岗“苏教名家”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特级教师8人、市名校长3人、市名教师8人、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人409人,县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789人,市级“四有”好教师建设培育团队5个、县级“四有”好教师建设培育团队6个。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师德为先,着力创树良好的教育形象

开展全县教育系统“校风教风师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广大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坚决抵制有偿家教、以教谋私等不良行为,查处师德失范行为9人次。坚持正面典型教育引导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结合,遴选教育系统先进典型和优秀教育故事案例50多例进行集中宣传,不断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敬畏感。加强“四有”好教师培育团队建设,积极引导我县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东方幼儿园、秀夫小学、汇杰初级中学的“四有”好教师团队被确定为市级重点培育团队。

二、加强业务研训,努力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和校(园)长开展分类、分层、分岗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积极创新培训形式,以线上通识培训与线下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安排名特优教师后备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赴南师大、华东师大、苏大进行专题培训,到上海、南京、南通等名校跟岗研修。举办青年教师“三人行”教学论坛和学科课堂教学展评等教研活动,以赛促练。去年以来,全县新组建27个县级名师工作室,其中义务教育阶段16个,共开展线上线下活动30余场次,参加活动人员1000余人次。上冈高中李正浪、汇杰初中周静、西塘河小学荀以勇被评为第十六批“江苏省特级教师”。上冈高中李正浪还被评为“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实小集团查晓芳、汇杰初中周静被确定为“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亚清、王竞进、张兵被评为“盐城市名教师”,149人被评为盐城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4月11日,中国江苏网以《建湖县教育局:努力打造名师工作室 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了报道。

三、深化体制改革,致力推进师资的均衡配置

针对建湖教育各学段课程设置衔接不紧、集团过大、效率不高等问题,新设立两个跨学段的纵向联合教育集团,统筹优生培养工作,对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进行系统的素质拓展教育。探索学区化办学方向,按片区优化重组初中、小学的教育集团,以强带弱,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积极稳妥推进教师聘用管理改革工作。根据学校办学规模,采用班师比的方式核定事业编制,充分考虑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年龄结构及其他需要照顾的各种因素,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去年,经校内聘任,超编学校的347名教师参加跨校竞聘,实际299人聘任(试聘、调剂)到空编学校。今年又有68名教师跨校竞聘到空编学校。我县农村学校教师富余和县城学校师资不足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盐阜大众报记者:请问建湖在推进家校共育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建湖教育局:近年来,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将其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摆上工作日程,全面凝聚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力量,为广大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构建家庭教育新格局。建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领导小组,研究计划、部署落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全县各学校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和年度考核体系,成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共商教育举措,为家庭教育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内涵发展奠定基础。县教育局整合资源,开展“课后服务”,组织党员教师开展结对困境学生帮扶等活动。    

二是组建家庭教育队伍。组建以教育界知名学者为主体,以思政教师、班主任等一线教师和优秀家长为骨干的家庭教育讲师团,同时,还构建了从幼儿园到高中、职业学校贯通式的师资团队和心理、教育、医务人员广泛参与的志愿者团队,初步建立起一支立足学校、面向全县、素质优良的家庭教育队伍。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电子显示屏、橱窗、板报展示等形式,浓厚宣传氛围,提高宣传效果。    

三是家庭教育宣传形成特色。去年以来,教育局、融媒体中心等部门联合开办“家校共育大讲堂”,借助“助力成长”平台,以学校为主导,从当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中提炼出主题,并邀请家长和一线教师积极参与研讨交流,聘请专家解疑答难,通过网络媒体以录播或直播的形式,进行台上台下、线上线下对话互动。截止目前,已开办了六期“家校共育大讲堂”,每期的点击率都达3万人次以上,六期节目全部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发布。四是家长学校建设成果突出。全县共有家长学校49所,办学覆盖率100%。有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个、指导站2个。还拥有一批国家、省市“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去年,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线上学习活动的通知》,建立并完善教学管理、教学效果评估等制度,保障“家长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全县共有6.4万名家长在家校共育学习平台注册,日常学习人数达4万人,课程好评留言达1万多条。

下一步,我县将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引领学生、家长的理念更新和能力提升,着力营造高质量的家校合作共育活动,着力推进学校教育回归本位、家庭教育回归生活,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更高质量的“建湖经验”。

建湖新闻记者“双减”政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新政实施一年来,建湖教育主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和家长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效果如何?下一阶段有什么打算?

建湖教育局:“双减”政策自去年7月开始全面实施,其主要目的是有效整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屡禁不止、变相翻新的教育乱象,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建湖教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立场、学生立场,制定文件,出台政策,督查考核,打出了有力的“双减”组合拳。实现了中央提出的“中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的目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作业管理,提升学习原动力。指导各学校建立作业校内外公示制度,要求将每天的作业内容上墙上网公示。鼓励教师布置弹性、分层、个性作业,将“每日阅读、每日运动、每日劳动”作为非书面家庭作业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作业批改的监管,做出了“五有五必”“三严禁一不得”的规定,对于书面家庭作业教师应全批全改,其中语文、数学、英语面批率达30%。学生学习的动力普遍有所提升。

二、强化课后服务,解决群众愁盼事。聚焦部分家长“接送难、辅导难”这些所愁所盼,精心提供课后服务。倡导课后服务的贴心、暖心,让学生及其家庭开心。通过开展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和完成书面作业等,在保证达到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的共性目标基础之上,推出了面向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菜单。尤其是推进了地方特色文化与课后服务有机融合,聘请有专长的学生家长、艺术名家、民间艺人参与课后服务指导,湖阳路小学淮剧、恒济初中舞龙、冈西小学剪纸等成为县内外有影响的课后服务特色品牌。今年上半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53899名学生中,参与课后服务的53824名,参与率99.86%。

三、强化培训整治,营造良好软环境。大幅压减校外培训机构,全县原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62家,目前已停办22家、转型37家,剩余3家经重新审核确定为从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非营利性培训机构。县“双减”联席会议加强了校外培训机构分类管理,明确教育(体育)、文广旅、人社、科技、卫健等相关行业部门审批、监管职责。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部门联动机制。严格资金监管,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全部执行政府指导价,实行政府指定银行托管资金,严防“退费难”“捐款跑路”等问题发生。镇(街道)以及相关部门常态化联合整治非法培训机构,设置举报邮箱、举报电话,今年以来通过社区网格巡查、明查暗访等方式,先后关停“无证无照”非法机构12家。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厚植服务情怀,重点关注作业内容的精品与轻负、课后服务的活化与趣味、培训整治的严格与扎实,努力让“双减”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满意度的闪亮品牌!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编辑:荀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