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献血达人”胡建军 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

2022-08-19 15:58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陆荣春 通讯员 王金海 字号:

“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是我公益的第一步。认准红十字精神,投身志愿服务,是我无悔的抉择。”8月18日,今年46岁的盐都区机关干部、退役军人胡建军表示,在公益的大路上,他会永葆军人本色,永远不忘初心,和大家并肩前行,传递公益正能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1997年7月的一天,在浙江舟山海军部队服役的他到街头采购货物准备返程,从市场广播听到舟山市中心血站血源紧张,倡导爱心人士献血的消息后,他的心一下子急速跳动起来,脑海中浮现出舟山人民对军队建设和军人生活关心与支持的场面,随即作出了对他以后坚持公益有重大影响的一个决定:作为人民子弟兵,必须为挽救急需用血的病人的生命奉献一份爱心!必须为第二故乡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于是他委托战友先行,自己跑到附近流动采血车上,挽起袖子捐献200毫升血液。第一次献血,没有丝毫不适。从此,他便开始定期参加无偿献血。

几年后,他转业到盐都机关工作,仍然坚持献血。2007年起,他由以前每年献全血2次变为每月正常捐献1至2次成分血(即机采血小板),至今已献血131次,献血总量达53800毫升,先后5次获得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今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

“我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每次收到血站的短信,得知自己捐献的血液已经用于临床,帮助到别人的时候。”胡建军说,“2009年接触到红十字会后,我参与公益、服务社会的路径也变得更广,意志也愈加坚定。”2009年“5·8”世界红十字日当天,他向区红十字会发了一份电子邮件。该邮件也成为盐都区首个通过网络报名、要求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邮件。次日,他跑到区红十字会,介绍自己对红十字精神的理解,又一次表达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意愿,愿意随时为挽救白血病患者捐献“生命火种”。他的决心感动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同月,他到市中心血站进行血样采集,成为中华骨髓库一名坚定的志愿者。此后,在等待配型的坚持中,只要有机会,他都主动参与宣传和推广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配合做好捐献志愿者再动员工作,探访和鼓励白血病患者坚强生活,成为盐都区知名的公益宣传公务员。

“带动更多的人理解和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来,作为志愿者,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胡建军说。他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公益的关系,兼任盐都区、盐城市两级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和盐都区红十字会理事,利用工作间隙,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志愿服务队队员一起,穿着“红马甲”,走上大街小巷、深入田间地头,到企业、进校园、入社区,宣传红十字运动知识,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募捐筹资、防灾避险、救护培训等配套志愿服务,用心耕耘公益,真心服务群众不停歇,其先进事迹也由幕后走到台前,他先后获得区、市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不仅作为盐城市代表在河北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第四届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研讨会上作专题发言,撰写的文章还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博爱长三角 我的献血故事”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奖并受邀参加颁奖仪式,其典型事迹在盐城高校巡回演讲,影响和带动了更多人热心公益,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共同为博爱盐都、厚德盐城建设添砖加瓦。

编辑:采编平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