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响水:书写民生答卷 托稳幸福生活

2022-06-24 09:26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

6月的江苏响水,激情似火、万物勃发,翻看“大手笔”的民生“账本”,厚实、沉甸。

——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投入连续两年保持15亿元以上,两年建成学校10所,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走在全市前列;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县图书馆、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文体公园成为活力响水新地标;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两年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8.5亿元,204国道绕城段等竣工通车,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快实施,黄海新区响水片区建设、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全面发力,该县围绕公共教育、医疗服务、交通出行、便民服务等领域,精心谋划40项利长远、惠民生实事项目,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资料图

做精做细 绘就品质生活

6月12日,响水县幼儿园淮河路分园操场,大型滑滑梯、跷跷板等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中,明亮舒适的教室、设施先进的营养厨房、舒适温馨的图书阅读室和活动室准备就绪,静待孩子们9月份入学。

目前,该县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清源高级中学、珠江路初级中学、红旗幼儿园、淮河路幼儿园、东海路幼儿园、和谐路幼儿园等7所学校基本建成,中小学教室“增亮计划”等新四项教育惠民工程推进有力。

“道路减速带真漂亮,政府办事效率越来越高了。”灌江高级中学学生家长王磊说,学校门前道路存在安全隐患,他拨通12345反映情况,呼吁职能部门尽快安装减速带,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回应群众诉求,倾力办好实事也是民生答卷中重要加分项。今年1至5月,响水“12345”在线平台共向承办单位派发工单9926件,应办结9359件,已办结9359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86%。

该县在日常、延时和24小时核酸采样点的基础上,又在人群密集、流动量大的小区、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进行合理设点,均衡布局30个健康小屋,且均在“百度地图”上标注,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免费核酸检测服务。

形神兼备 彰显城市特色

不久前,该县举行重点项目开竣工观摩活动,15个开竣工项目涉民生领域的有红星美凯龙家居购物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国网响水县供电公司生产营销楼……一个个城建项目马力十足,强力推进,打响全县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发令枪”。

目前,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和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一天一进度,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金融大厦两个民生项目主体工程均已封顶。放眼城中版图,五排河风光带、文化艺术中心、文体公园等,既统筹群众生产、生活、生态“一盘棋”,又从交通、文化、体育、休闲等方面多点发力,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和贴心服务,让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乐地。

“周边环境好,超市、健身广场等公共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住得舒适了。”运河镇伏兴新型社区村民李乃根看着自己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的关键。近两年,响水把农房改善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新型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产居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共治,努力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使农房改善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城乡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该县还围绕“满足百姓需求”这个本源,在“精”和“细”上做文章,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去年以来,该县文体主题公园、文化艺术中心、全民健身中心、淮河路网红街、五排河风光带等一大批城市精品工程陆续竣工投用,黄河路东延、双园路西延等“畅行”工程建成通车,5个街头游园、6个口袋公园投入使用,18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焕然一新,8个地块2264户棚改任务全面完成,群众推窗见绿、开门亲水、移步进园,一座宜居宜业、多彩多姿、美轮美奂的幸福小城正展现出越来越清晰的现实模样。

就业创业 擘画幸福未来

家门口就业,需要产业托底。位于小尖镇中小企业园的创业致富生产车间内,45岁的娄小雷正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作。“在家门口上班,骑车15分钟,每个月能挣5000元左右,幸福感满满。”娄小雷年前辞去了苏州的工作,回到家乡参加县里组织的招聘会,一眼就相中了离家不远的费氏食品有限公司,“现在在家不仅安稳,孩子念书、老人就医都不用愁,家里工作岗位有很多,工资还不低,消费也丰富多彩,和我一起出去的很多老乡选择回响水就业创业。”

该县依托中小企业园,充分发挥企业吸纳就业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捧上“金饭碗”,过上好日子。以产业为依托,以消费为支撑,以环境为底色,夯实创业就业路径。

县城居民日子丰富多彩的同时,乡村群众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住上舒适美观的新房子,拥有了光鲜的“面子”,更有厚实钱袋子作支撑的“里子”。“我每天采摘200多斤,工作8小时,一天可挣80元,采摘结束现场结算。”气温渐升,双港居委会的潘大妈在田里忙活了一天,脸上都是汗,但是忙碌结束在田头拿到现金的感觉让她从心底觉得高兴。“今年我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西兰花,除去育苗、建房等成本,加上闲暇时帮助商贩收购西兰花,光这一季就净赚40多万元,比我以前在外打工强多了。”南河镇兴南村四组的陈贝贝今年试种西兰花,赚了个盆满钵满。响水西兰花产业链条越做越粗、效益越来越大、辐射越来越广,已形成从种苗培育、标准化种植到冷藏保鲜、速冻加工、运输销售的全产业链,带动全县近3.5万农民创业就业,真正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致富花”。

该县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全力打造10万亩西兰花、10万亩优质粮、10万亩斑节虾、万亩高品质蔬菜、万亩浅水藕、万亩经济林果“六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培大育强九丰、费氏、万银等农业龙头企业,突出设施蔬菜、优质稻米等产业,进一步拓宽延伸产业链,促进群众增收,提高生活水平,确保让群众“住得好、留得住、能致富”。

如今,伴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实施,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响水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群众期盼解决的教育、医疗、交通、城建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刷新高度。

张勇峰 王青菁 黄玉娟
编辑:洪云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