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 | 老灶那个味

2022-03-09 16:56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听见 | 老灶那个味

曾虎/文

我家的灶已经换过三次了。几十年时光的味道在记忆中蒸煮、翻炒,深深镌刻在脑海里。

隐隐约约记得在我几岁的时候,我家的锅屋面朝西,只有一间,面积约十来个方,在村子里算是最小的了。听母亲说,原来是土灶,用小沟里的淤泥搭制。许是年久的原因,一烧火四处漏烟,很是呛人,满厨房都是烟草味,不知怎么的我们一家都不讨厌这种味道。特别是到了夏天的傍晚,西南太阳直射厨房,燥热难忍,我和姐姐争着去烧火,这样谁先烧火谁就去河里洗个快活澡,那个才叫爽。

卢瑶/手绘

没过几年,我家在原来厨房的位置新砌了一台砖灶,灶面上摸着平整光滑的石灰,用碎稻草搅拌起来的石灰泥,那种橙黄的色彩看着叫人心暖。那个砌灶的师傅我是见过的,五十来岁的样子,是邻村的,据说活计很好。乡下砌灶讲究砌好的灶烧火要快,而这全在于师傅的手艺。因此能砌出好灶的师傅十里八村远近闻名。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台好灶不只是能节约人们的时间,而且还能节约下若干的柴火。配合着灶台的发展,应运而生了火叉、火剪、掏火耙等器具。记得那个时候孩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会不自觉地捡上一些柴火带回家留着烧锅。那时候我已是一个小学生了,在农忙的时候我能独自帮着家里煮饭,并做一锅菜汤。冬天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坐在灶膛前烧火,看着调皮的火苗在锅塘里一阵旺,一阵消,满心的喜悦,满心的温暖。

我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家里建了新房,原来的厨房拆了,老灶也拆了,新砌了一台表面贴了瓷砖的水泥灶。可能是四面光滑的瓷砖外衣的缘故,看上去更加神气。听村里的老人说,新砌的灶台要举行一个仪式:一家人必须全部静候在灶台旁,家里的长辈要烧一顿肉食,给新锅“吃吃”油,寓意天天、月月、年年有好的吃。那时农村的锅塘一般是两个铁锅,一大一小,中间还夹一个小汤罐,小的锅的用来日常的烧菜、煮饭用,大的锅则是用来烧汤。介于两只铁锅之间的不锈钢汤罐成了家里最得意的地方,一汤罐的水都能烧热。顺便放几个草鸡蛋,那个香味至今难忘,尤其是冬天里洗脸洗脚不愁热水。

灶台给农村人带来了很多幸福的时光:端午节裹粽子、煮粽子的时候,挨家挨户的厨房里都会飘出粽叶特有的香味,急拉拉的孩子们等候在锅灶前听着锅里“咕嘟咕嘟”的水开的声音,想象着一串串的粽子出锅的样子;腊月祭过灶神以后,便是蒸馒头、蒸年糕、炸肉圆的时候,三五户人家集中到一起互相帮忙,锅膛里是红红的柴火慢慢在加温,我们守候在灶台的旁边,不时吞着口水,伺机还能偷上几嘴;每年的年三十,是父母最忙碌的时候,煮鱼,炖肉,炒菜……锅铲不停地碰撞发出的沙沙沙的声音,时起时伏,欢快有致,一道道味道鲜美,质朴醇香的饭菜,从母亲的微笑中登场。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农村的加速建设,灶台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老灶那个乡村的味,我将会用一生铭记。

黄海军

黄海军/诵读嘉宾

黄海军,高级教师,盐城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得区、市、省优质课及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六次。行走乡间阡陌,沐浴村野晚风,闲来堆文砌字,流泻瞬时情感,几十篇作品散见于报刊。

曾虎

曾虎/作者

曾虎,江苏建湖人,大学本科学历,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建湖分会会员,爱好文学,坚持业余写作,近百篇新闻、诗歌、散文在《建湖日报》《塘河》《盐阜大众报》《家教周报》《阅读》《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先后有多篇文章获奖。


编辑:胡丽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