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光阴盐城

2022-01-18 18:24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光阴盐城

陈卫中/

岁月总是这样,一边流逝,一边继续,从来不肯真正停留。

有人把月光装进瓶子里,若干年后打开,早已瓶是光非。

但聪明的人,总有办法把历史留住,告诉我们,这就是从前,昨天就是如此模样。

这个冬天,关于一座城市的光阴故事,在盐城精彩演绎。两座建筑,先后掀起神秘面纱,把城市的历史和昨天活态展示。

一处是盐城博物馆,一处是竹林大饭店。

关于历史,要么是从古到今,要么是就在昨天。盐城博物馆和竹林大饭店就是循着这两条路径,勾勒出盐城的历史脉络,展现出盐城的昨日荣光。

盐城博物馆位于市区先锋岛,紧邻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这是一座全新的中式建筑,是专门为记忆盐城而建设。博物馆以时间为轴线,以“天下盐城”为主题,从历史文化、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民俗非遗四个维度,讲述着盐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两千一百余年的城市发展史,溯源盐城文脉传承与地域文化,解读城市记忆与民族精神。

盐城源自于海,盐城荣耀在海。游览于展厅,就像踏进一条时光隧道。“依淮傍海,淮夷生息”“煮海之饶,以盐立城”“赋半天下,人文璀璨”“沧桑巨变,历史新篇”,把盐城关于海、关于盐、关于城、关于农垦、关于铁军的故事娓娓道来。老虎桥出土的瓷罐、老城墙上的青砖、云梯关的石碑,带你认识一个从远古走来的盐城。

从历史走来,向未来出发。“面朝大海,赋能未来”“依海而盛,产业新态”“四海春来,美好生活”,展现盐城立足新战略定位,在创新中调整产业格局,在扩大开放中逐梦深蓝的足迹。为奋进中的盐城喝彩,为美好的时代讴歌。

从远古,慢慢地走到现在。从大海,慢慢地长出一座城市。在天下,准确地定位盐城。在盐城,满满地为城市骄傲。盐城博物馆,告诉我们,这就是历史长河中的盐城。

出博物馆沿城市主动脉建军路东行500米,另一处城市记忆矗立眼前。竹林大饭店全新开张,焕然一新。说是大饭店,只是借用了他的名字,其实更像是一册城市影集,展示昨天的盐城,建市四十年的盐城。

粗糙的水泥墙面,黑灰的色调,古老的宣传海报,有着极强的带入感,一下子便将你带回城市的昨天。曾经的建军路,路旁的水泥路牌,老式的公交车,开启你的记忆旅程。人民大舞台,曾经娱乐中心,依旧唱着小城故事。年轻人从未见识的镭射录像厅,放映着属于那个时代的影片。梅花糕、小馄饨,散发着市井的热气。唐四理发室、张二铁匠铺,吸引着人们怀旧的目光。

“燕舞,燕舞,一片歌来一片情”,盐城的小燕子也曾飞越大江南北,也曾是年轻人的最爱。纺织工人劳动竞赛的搪瓷茶缸,江动厂沾着油污的手套,让人情不自禁想起盐城支柱产业的荣光和时势的变迁。淮剧工作室里飘出的老淮调,唱出盐城的文化基因。

昨天不远,尚在成年人的记忆中清晰。而在青年和少年,惊奇、惊讶、感叹,这就是我们城市的昨天。

时光如流,岁月不居。不必介意,不可不言。听故事的人,终成了讲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又成了故事里的人。

冬日午后,沐浴暖暖阳光,与家人一起,流连在盐城博物馆和竹林大饭店,细细品味着关于盐城的光阴故事。

陈羌/诵读嘉宾

盐城市亭湖大洋湾读书社创办人、亭湖区图书馆大洋湾读书社分馆馆长,中华传统文化持证讲师,江苏省全民阅读推广人、盐城市朗诵协会会员、盐城市“最美阅读推广人”,亭湖区“十大志愿服务好青年”。

以“声”为媒,以“诵”会友,在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传播温暖与感动的正能量。

陈卫中/作者

陈卫中,市级机关公务员,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阅读和码字,散文小说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平台。观念:眼明风云物,心察世间事;阅透千卷书,笑行万里路。

编辑:胥文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