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义务教育学生作业管理办法》来了!

2022-01-16 14:21 来源:盐城市教育局 字号: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作业管理规范》精神,坚持控制总量、提高质量、活化形态、强化评价,着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与管理水平,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促进学校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1、坚持育人导向

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通过高质量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得用作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禁把作业演变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手段。要充分发挥作业的引导教学功能,通过作业对日常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诊断和评估,及时发现、分析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支撑。

2、严控作业总量

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每天原则上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每天原则上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鼓励探索推行作业免写、无作业日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每天不少于9小时的睡眠时间,保证学生阅读、家务劳动、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自主活动时间。

3、提高作业质量

教师要精选作业内容,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等,追求作业的精准性、多样性、选择性、趣味性、实践性。要以解决问题为指向,科学安排基础性、典型性、阅读性、综合性等不同类型作业,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合作、多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要准确把握作业的难度,确保不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进度。要坚持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以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等形式,设计分层次、有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通过难度合适的作业,既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4、创新作业设计

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根据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假期作业等不同类型,合理布置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及阅读类作业、实践性作业、体验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等。提倡自主设计作业,形成校本化学科作业体系,鼓励设计与开发科学探究、社会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各学段都要创造性设计劳动教育作业,在小学低年级围绕卫生、劳动意识启蒙,小学中高年级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初中围绕劳动知识技能、家政学习、社区服务等进行设计。按照校内、校外各1小时的体育活动要求设计体育活动类作业。与国家规定开设的音乐、美术课以及课后延时服务中开展的艺术社团活动同步设计学生感兴趣、可选择的艺术实践类作业。坚持“一教一辅”底线要求,不得依靠教辅资料随意布置作业。杜绝重复性、机械性作业。

5、优化作业实施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鼓励学生独立、高效完成作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校内全部完成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同时要尊重学生并赋予家长对学生作息调控的权利,如果学生身体或家庭有特殊情况,或当天作业影响到学生睡眠时间,学生或家长可以向老师申请补做或免做。

6、规范作业批改

严格执行“有布置必批改”的原则,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书面作业全批全改,倡导教师面批面改,鼓励采用评语批注、符号标注等多样化形式反馈作业效果、肯定作业亮点, 以引导激励学生认真、主动完成作业。严禁单纯写“阅”和日期的“假批改”,以及不管对错“一勾到底”的“盲批改”,严禁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或要求家长帮助批改作业。

7、加强辅导反馈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时 间加强学生作业辅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和用眼习惯。要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釆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及时开展针对性反馈,确保每天面批讲解的学生作业达10%,力争达到20%,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对于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作业,可采取作品展示、交流研讨、经验分享等方式进行反馈,激励和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效果反馈。

8、纳入研训体系

各地教育行政及教科研训部门要将作业纳入教研体系,加强对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经常性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将作业设计、质量监测命题纳入教师业务技能竞赛,每学期组织不少于1次优秀作业设计交流与研讨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各学校要在教师校本研修和集体备课中强化对作业的研究,定期组织教师开展针对作业命题和作业评价的专题培训;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加强综合性、项目式、主题式、大单元作业设计的探究。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 精准设计作业。要坚持每次作业都经过教师研究、试做,不得将存在科学性错误的作业布置给学生。

9、强化作业统筹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督促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各学校要认真落实作业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作业总量统筹审核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强化年级组、学科组作业统筹协调,在坚持不突破作业规定总量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

10、加强作业监管

学校要加强作业管理信息公开,认真落实学生作业校内公示制度,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主动接受同行、家长和社会的监督。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校作业管理检查和通报机制,探索建设作业网络监管平台,畅通家长和社会监督的快捷渠道,每学期对学生作业负担状况进行监测与调控, 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将作业管理纳入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之中。

11、注重家校共育

各学校要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完善家长培训体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才观,指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鼓励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给孩子, 不盲目跟风要求孩子参加各种校外培训。

12、做好宣传引导

各地各学校要弘扬正确的教育观和作业观,及时总结和挖掘作业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宣传推广和示范引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梳理区域学校好的经验做法,并通过官方网站、主流媒体等平台,正面宣传作业“减负提质”政策精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编辑:池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