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数学课怎么教?这个教学研讨说透了 减负不是“放羊”,增效必须增能

2021-12-20 16:53 来源:记者 唐承兵 字号:

图为董文歆在交流发言。

盐城晚报讯 “双减”来了,数学该怎么教?数学的思维能力和习惯,需要一定程度的训练方能达成。这与“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有冲突吗?12月17日下午,盐城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董文歆)和“省教研室重点资助课题”课题组,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借力‘平台’重构个性作业,打造‘双减’教学全新样态”的教学研讨活动,对一线教师的疑惑给出了答案。

在当天的研讨活动中,市聚亨路小学数学教师黄海忠和市一小数学教师夏陈思分别上了一堂观摩课。黄海忠观摩课的内容是综合实践《动手做——树形图》,夏陈思观摩课的内容则是作业反馈《解易错——计算中的“坑”》。3个空瓶可换1瓶饮料,小明有12个空瓶,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饮料,黄海忠用画树形图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拓展思维。而夏陈思则针对学生经常犯错或易错的题目进行了解答,帮助孩子们在以后做题中学会如何避“坑”。

观摩课后,与会教师对观摩课进行了研讨,并就“在‘双减’背景下,你心目中理想的小学数学作业是什么样的?”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各位教师就一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之道。市一小教师丁海君还通过微型讲座《个性化作业的“个性”特征》,介绍“一小好作业”行动的具体做法,供大家借鉴。

从当天教研活动的现场来看,一线数学教师主要的困惑集中在学科本身。数学是一门理性严谨的学科,特别强调规范性和逻辑性,不少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程度的习题训练完成的。面对“双减”政策中“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要求,部分一线教师心中没数、犹豫不决,家长也有担忧,担心“减负”会“减量”,“减量”会“减质”。

本次研讨活动主持人、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董文歆认为,对教师而言,“减负”不是提倡“放羊式”的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启发性,加大引导的力度,使学生能学得更主动、更活泼。而对学生来讲,“减负”不是不做课外作业,而是不做繁琐重复的作业,不要跳进机械训练的题海中。

当天的研讨活动还就当前云平台环境下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布置与管理的实施途径进行了研讨。省数学名师、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戚洪祥认为,借助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团队成员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各年级学习内容,借助微信平台,即时、精准地推送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的各类微视频,作为书面作业的有益补充。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平台学习资源,与本校作业管理与设计做法相结合,实现作业设计减量增质的总体要求,促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

编辑:姜亚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