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之有理|呵护劳动者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

2021-12-18 09:21 来源: 字号:


农民、教师、警察、创业者、医护工作者……他们是新时代的耕耘者,他们是城市乡村发展路上的奋斗者,他们是每个平安日子里的守望者,他们是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

近日,看到两则新闻:一则是《劳动午报》12月16日的报道,近日北京西城区总工会特邀国家级首席临床治疗、咨询专家,为新业态劳动者心理减压,讲解焦虑、抑郁和压力对人造成的影响,并介绍了知足常乐法等四个情绪管理的方法。一则是红星新闻12月14日的消息,某互联网企业知名游戏程序员毛星云12月11日意外身故。记者了解到,毛星云疑似抑郁,前段时间曾住院过一段时间。

这两则新闻,都提到了同一个词——抑郁。前一则新闻让人欣慰。工会组织已关注到劳动者的心理健康,并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劳动者如何管理情绪,应对心理问题。后一则新闻令人痛心。一个年仅30岁生命的逝去,让人悲伤和惋惜。其意外离世,让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引发全社会对劳动者心理健康的高度关注。



抑郁症是一个全球、全社会都关注并积极应对的心理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全球共约3.5亿名抑郁症患者,中国抑郁患病率达到2.1%。作为发病率最高的单病种精神疾病,抑郁症已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而目前抑郁症的就医率只有10%。针对心理疾病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世界卫生组织曾断言“没有任何一项灾难,比心理障碍带来的痛苦更深重”。情绪状况和劳动效率、幸福指数紧密关联,重度抑郁危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生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随着全球竞争时代的到来,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兴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的冲击,经济下行以及疫情影响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预期的不确定性等等,这一切都使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亚健康、不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今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健康型人力资本面临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转变带来的挑战之一,是过度的工作压力、快速的工作节奏,导致患病率上升,疾病年轻化态势日趋显著。



心理健康权益,是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因为界定和干预缺乏可操作性,劳动者的心理健康权益常常被忽视。我国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也没有专列精神疾病,职场心理健康问题所致的精神疾病,难以被认定为职业病。近些年来,对于心理健康问题,国家越来越重视。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将情绪状态评估纳入体检项目中,并从筛查、预防到治疗,给出了一套综合的解决方案。


文明寻访团夏日为劳动者送清凉 资料图


如何积极应对和解决好劳动者这一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非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单位能够独立承担的,需要社会各方携起手来,搭建起一个系统工程,共同呵护劳动者的心理健康。政府部门要出台政策法规,做出制度安排,把解决劳动者心理健康问题,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卫生健康部门及相关专业机构要建立完善更加专业科学的心理热线服务,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将心理援助热线打造成为服务劳动者心理健康咨询、求助、疏导、危机干预的工作平台。企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守劳动法规,加强人文关怀,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检查,使抑郁症等精神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治疗。


射阳县总工会慰问防疫一线职工


工会组织要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多举办一些类似北京西城区总工会那样的心理减压专题培训,最大限度地把劳动者从职场压力中解脱出来,多帮他们“减压”“输氧”,让他们活出快乐、活出自信、活出健康。(何应洋)

(缩略图来自新华社)


编辑:于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