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逐兴水梦 绘安澜图

2021-11-19 10:27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

蟒蛇河


新洋港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盐城地处淮河流域尾闾,境内河网密布、水道纵横,河湖水面2700多平方公里,占到国土面积的15.9%。这既是独特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也带来了保障水安全、强化水支撑、提升“水幸福”的艰巨任务。

作为盐城水利建设的先行者,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1956年创立以来,大力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精心设计了一批灌区、河道、涵闸、拦河闸坝、桥梁、码头等造福于民的水利工程。尤其是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以城市防洪保安建设为重点,兼顾市政建设、交通航运、环境整治、水生态保护和水文化建设等需求,安全合理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科学布局城市防洪工程体系,统筹推进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实现“挡得住、排得快、水系畅、生态美、管得好、调度灵”的城市防洪工程总目标,积极构建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保障可靠、运行调度高效”的现代化城市防洪减灾体系,努力打造具有苏北里下河地区特色的“城水互动、活水畅流、生态均衡、文水相融”的水生态文明城市格局,为推进“面朝大海向未来,绿色转型作典范”、建设“强富美高”现代化新盐城提供坚强支撑。  

聚焦“防” 打造“不淹不涝”城市

盐城市区位于里下河地区下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洪涝灾害频发地区。据史料记载,明清年间至解放前,盐城地区遭受水灾近百次之多,最高洪水位达3.55米,整个盐城一片汪洋、水深数尺、千里泽国,粮食无收,人畜伤亡不可计数。解放后虽经不断兴修水利(1957年建成新洋港挡潮闸,其设计排涝流量为485立方米/秒),但洪水天灾依旧难以抵抗。新中国成立后,共发生涝灾近20次,个别灾情严重年份,都曾发生大面积破圩、沉圩,工农业生产蒙受巨大损失。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策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盐城市水利局先后于2003年、2008年和2014年组织编制了三期城市防洪规划。在2014年编制的《盐城市城市防洪规划(2015-2030)》中,防洪规划区面积扩至816.7平方千米。历年来,盐城市城市防洪项目工程共计新建、改建闸站建筑物246座,加固圩堤50多公里,累计投入经费20多亿元。其中,市本级累计投入经费13.47亿元,新、改建建筑物65座,新增泵站排涝流量616立方米/秒。城市防洪10个防洪区中,第III防洪区、第IV防洪区、第VI防洪区、第VII防洪区、第IX防洪区已基本达到100年一遇防洪设计标准;第I防洪区、第II防洪区、第VIII防洪区、第X防洪区已基本达到50年一遇防洪设计标准,第V防洪区大部分原为农业圩,自2017年起正在按照城市防洪规划标准加快推进。

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统一安排部署,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始终将市区城市防洪工程规划设计作为公司核心工程,重点围绕第III防洪区、IV防洪区开展防洪治涝闸站工程建设,并相继建成第III防洪区、第IV防洪区、第VI防洪区内的串场河闸站、南洋中心河闸站、胜利河东闸站、步凤河南闸站、伍龙河闸站等骨干工程。

其中,南洋中心河泵站工程(2010年度)、胜利河东闸站工程(2011年度)及步凤河南闸站工程(2013年度)设计流量均为40立方米/秒,均采用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与扬州大学联合研究的新型竖井贯流泵装置结构型式。该装置首次提出了新型的虹吸出水的竖井贯流泵装置结构型式,具有结构简单、断流可靠、节省投资、便于安装、方便检修、易于管理等优点,获得了“一种新型的水泵装置结构型式”等3项国家专利授权,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5篇被EI收录。该新型竖井贯流泵装置结构型式还获得2015年江苏省水利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课题成果结论为整体国内领先,部分成果国际先进。步凤河南闸站工程还获得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南洋中心河泵站、胜利河东闸站以及步凤河南闸站的总受益范围约为18万亩,排涝效益约为3550万元,为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免受洪水灾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突出“治” 打造“清水活水”城市

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升百姓幸福感,盐城市区于2017年底启动“三治三化”专项行动。治河活水是“三治三化”的基础性措施。

专项行动方案要求,通过实施防洪区圩外引水河道整治,保障活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实施圩内引排水河道疏浚、水系连通和活水工程建设,实现城市河道水活、水清;实施城市防洪、排涝、活水工程设施信息化改造,适当调整合并外围口门,实现工程管理规范、调度灵活、运行安全。确保三年内市区防洪排涝全面达到防洪100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的规划标准,内河水位常年保持在1.0—1.2米,活水换水调度运行实现自动化控制,城市水系、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现“防排达标、河畅水美”的城市防洪和水环境治理目标。

盐城市城市防洪规划10个防洪区内共有河道1113条、2719.2千米。根据现状水系及治涝工程布局,按河道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和水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分为骨干河道和一般河道,其中骨干河道509条、2091.2千米,一般河道604条、628千米。骨干河道主要承担城市排涝、汇水作用,需要按计划对非法占用等现象进行整治,逐年进行清淤疏浚提高河道的调蓄能力,并按水生态要求进行综合治理;一般河道主要承担防洪区的汇水、调蓄作用。

2017年底,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承担治水活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标设计及施工图设计5个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中标后,公司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及地质勘探,于2018年2月编制完成《2018—2019年度盐城市区“三治三化”治河活水工程项目建议书》;2018年7月7日《盐城市区第Ⅲ防洪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含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市发改委组织的技术评审,2018年7月进一步编制完成了《2018—2019年度盐城市区“三治三化”治河活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根据《盐城市区“三治三化”专项行动方案》及《盐城市区“三治三化”治河活水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安排,目前已经完成建设防洪闸6座,闸站工程6座、流量28立方米/秒;实现活水换水自动化控制调度运行,同时对已建24座防洪闸、14座闸站工程实行自动化改造,实行活水换水调度运行自动化控制,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的城市水系和水环境。同时,提高了城市防洪管理水平,为更进一步实现水利现代化提供了实践支持。在盐城城市防洪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始至终以坚定决心精心组织防洪排涝治理工程设计,为实现“一泓清水绕瓢城”的美好愿景不断前行。

注重“融” 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在盐城城北地区城市防洪整治项目中,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围绕水景相融,开展城市水景观建设规划。治水过程中,特别注重水景观打造和水文化挖掘,把水景观建设融入城市水环境治理,采取“蓄、引、提、调”方式,把水资源利用和城市河湖水环境改善结合起来,通过水系连通、引水活水形成水循环,来提升城市水系流通环境,凸显“水畅、水活、水净、水清”的盐城特色,让城市水景观展示丰厚的水文化底蕴。

在实施串场河、通榆河等城市水利工程建设时,开展河岸生态改造、岸线绿化、亲水步道等建设,配套建设了一批广场、水文化展馆、开敞式公园等设施,实现了城市水利工程功能与城市建筑风格、园林绿化的有机融合,营造了亲水宜居环境。如今漫步盐城,目之所及,湖光映绿柳,亭阁连水榭,形成了水与景共融的生动画面。

城市防洪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通过对城市防洪格局和防洪、排涝设施的重新规划布局,切实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有效改善城区河道及水环境面貌,为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随着城市防洪规划工程的建成,防洪阵线大大缩短,堤防得到了加高加固,城市防洪抗洪能力显著提高;同时,河道的疏浚及清障,增加了河道滞涝、行洪能力,减少了排水不畅造成的危害。城市河道经拓浚整治后,水环境容量加大,有效改善了城市的水环境面貌,同时活水工程的实施,使稀释降解能力加强,提升了河道水质。堤防沿线通过植树、种花、种草和局部景点建设,改善了城市景观和沿线环境,同时水文化工程的实施对保护城区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有积极意义。

城市防洪治涝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是关乎城市发展的民生福利保障工程。构建好科学、合理、完善的城市防洪体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精心设计、科学管理、求实创新、优质服务”的质量方针,持续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用实干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融入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忠于使命的技术骨干队伍,为进一步配合盐城城市防洪区防洪排涝标准早日实现规划要求,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城市防洪减灾体系,筑牢城市水安全根本,为城市域内生产生活安全及正常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沈建峰 何杨
编辑:洪云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