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走过一段路

2021-11-17 17:18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走过一段路

施海兰/文

一个阳光暖暖的周末,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拉开了帷幕,考点是县现代教育中心,我有幸担任监考工作。踏进校园,早晨的阳光刚好舒适,肆意地洒在每一个角落,墙角跃动的小草青得逼眼;路边微笑的野花肆意怒放;风中微斜的柳条婀娜多姿。

眼前的他们大多数是成年人,昔日里可能奔波于各自忙碌的工作岗位。今天,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手持准考证,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自考考生。在一张张凝神专注的面孔背后,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十多年前,我也是一名自考考生。

走过一段路,是青春岁月里艰辛的一程。

1998年,当时还师范在读,随大流式地跟随身边的师哥师姐们报考自考。第一次报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段,从1998年的第一次报考,到2009年本科段毕业论文二次答辩结束,先后坚持了11年。工作后正常是白天抽空隙时间看书,晚自习下后,昏黄的台灯下再配套练习加以巩固。有时盯着过路的行人,联想到简答题、论述题里的几个要点,自编记忆口诀,用只有自己看得懂的逻辑,串联好各个知识点,念经式的记呀记,背呀背。记得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那会,背到有共鸣的诗词,用楷书工整地抄写好,张贴在宿舍的墙壁上,自娱自乐。为了买书和资料,跑过盐城师范学院大门旁的书店,跑过盐中南门的小巷,还记得巷子里一个门朝南的叫“风雅颂”书店,店面不大,名字很有味道,里面资料也很全。

走过一段路,是青春岁月里的美好回忆。

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公用电话亭,在阜师大门向西的一个路口,查分热线16866669,每次都屏息凝视地盯着免提,尖着耳朵等着报分语言,按捺不住“6”“7”开头的那份激动,真想看到每一个路人都抱以最灿烂的微笑,瓦蓝瓦蓝的天空下白云也分外调皮;澄清碧绿的射阳河里水也灵动可爱。也还清晰地记得2009年毕业论文答辩时,跨进南师随园半山腰上文学院的那一刻,有壮士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插上胜利旗帜的豪迈,甚至还有朝圣者到达布达拉宫的那份释然。特地带上相机在那里留影纪念。

记得考前大量的记忆很痛楚,不止一次地在心底说过:等考完试把所有资料送人,一本不留。可后来始终没舍得送过一次。搬过几次家,也还都完好无损地收藏着,那些大大小小的学习笔记,林林总总的配套练习,见证的是每一个背背写写的日日夜夜;保留的是每一次辛辛苦苦的劳动痕迹;珍藏的是每一份斑斑驳驳的美好回忆。

走过一段路,更是青春岁月里的一份情怀。

2009年第二次论文答辩结束后,坐上南京回滨海晚班的大巴,昏沉的车厢里,摇摇晃晃,响起应人心景的音乐《掌声响起来》,歌声和着列车颠簸的“咣当咣当”声,空气里飘荡着旅途的疲倦和困乏,乘客们昏昏欲睡,我却睡意全无。“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渴望掌声想起,一如眼前穿越在茫茫夜色里的列车,渴望终点的到达。车窗外是深邃的夜空,褪去了白天的喧闹繁华,模糊的风景轮廓更有韵味,月色皎洁,那是在为每一个夜归的赶路人保驾护航;群星闪烁,那是在为每一位艰难的跋涉者点亮心灯。

眼前考场内除了先进的监考仪器外,考生坚定的神色、专注的目光仍跟多年前一样。登记时留意到一位1969年出生的考生,仍在坚持法律自考,一种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的执著,一种咬定青山,立根破岩的韧劲让人折服。

花开花谢,年年岁岁;潮起潮落,岁岁年年。

走过一段路,路上的风景算不上曼妙,但一段艰辛的历程时时还历历在目;一份美好的回忆至今仍熠熠生辉,一份情怀更是渗透其间多年。那份情怀,历经岁月洗练,永葆青春芳华;那份情怀,穿越时空,依旧朴实美好;那份情怀抵住浮华,异常宁静祥和。

陈素瑛/诵读嘉宾

陈素瑛,盐城市朗诵协会会员。一个喜欢文字,行走在诗意里的教育工作者。多篇散文曾在报刊和网络文坛发表。


施海兰/作者

施海兰,1982年出生,汉语言文学本科,滨海县坎北初级中学语文老师。中学一级教师,县初中语文教学能手。

尽管生活总也一地鸡毛,但始终没有丧失追求诗意人生的热情。平时喜欢舞文弄墨,于琐碎的生活中去捕捉文字的温度,憧憬着生活的诗和远方。期待与有缘的你结识,在每一个宁静的黄昏,风疏雨细的午后,共话文字的美好未来。


编辑:王可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