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三部门开展党建共建 “红色温馨”聚焦绿色变迁

2021-11-04 18:13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蔡冰清/文 王海婷/图 通讯员 颜章才 字号:

为充分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要求,进一步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系统展现沿海农业的发展新变化,10月31日,市委市级机关工委机关党总支、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机关党委、市农业科学院机关党委,通过多部门党建共建的方式,联合组织“盐城市级机关‘红色温馨’·面朝大海向海发展看变迁”主题活动,庆祝即将到来的第22个记者节。

活动吸引了近三十位农业技术专家和媒体记者参加,他们前往亭湖区、射阳县,实地参观了黄尖镇花川村龙轩家庭农场、银宝集团农业发展公司的“风光渔”基地、市农科院退渔还湿区纯野生稻(耐盐水稻)试验区等多处现代农业示范点。

面朝大海,一路向东。采访团一行入稻田、进果园,看现场、听解说。在龙轩家庭农场,农场承包户彭书琴正带领工人包装发货,忙得不亦乐乎。“我们的秋月梨一级果收购价每斤17元,在市场上十分抢手,大型商超、精品水果店都争相订购。”2013年,彭书琴流转土地130亩,成立了龙轩家庭农场,成立之初,遇到种种技术难题,连年亏损,后来她在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引进优质梨品种——秋月梨,优化了最佳的土壤培肥方案,今年开始进入丰产期,销售额突破100万元,成功使农场扭亏为盈。

在滩涂淤积形成的土壤上种出甜美多汁的秋月梨、在广袤无垠的滩涂上打造“风光渔”互补产业基地、在退渔还湿的中重度盐碱地里长出耐盐水稻……一个个生动的现场,是农业科研和农业经营人才扛起“绿色转型作典范”责任担当的有力注脚,也是修复滩涂湿地带来美好生态的有力佐证。

582公里海岸线曲折绵延,683万亩滩涂日夜生长,盐城因海而生。从兴灶煮盐、废灶兴垦,再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盐城因海而兴。近年来,市农科院为响应向海发展号召,配合湿地自然遗产保护,大力倡导科技助农,激发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让技术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让农民口袋越来越鼓。

编辑:促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