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抓作业管理 促“双减”落地

2021-11-04 11:30 来源: 字号:

“双减”政策出台后,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学生为本,通过控制底线、强化设计、优化评价,推进作业管理,保证“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控制底线: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做到“四个无”

建立从校长到任课教师的层级作业管理机制,年级主任作为年级作业数量控制的直接责任人,蹲点到班级教研群,实时掌握作业动态,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筹协调本班作业总量,并通过“作业早知道”在校内公示。

无书面作业带回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课后服务时间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依托校本阅读课程,开展全员畅读,亲子阅读。引导家庭践行“把体育带回家”的理念,开展亲子运动。

无手机打卡作业。坚决杜绝利用手机端进行作业打卡,倡导纸质化阅读和必要的纸质化书面作业,切实保护儿童的视力,践行校园大健康工程。

无家长批改作业。借助作业抽样调查和家长学生问卷等方式,杜绝了家长代批作业的现象。

无布置后不批改作业。严格按照“精选、先做、全批、反馈、辅导”的作业十字规范,有布置就必有批改,有批改必有反馈,有薄弱必补救,强化作业的诊断功能。

强化设计:重视处理三对关系,确保“不减质”

作业增值,重在设计。该校重视处理好三对关系,确保作业“减负不减质”。

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形成作业设计“新模式”。探索“四三三”作业设计模式,让作业在设计中增值。作业设计过程“四步走”:第一步,骨干老师独立研究教材,设计作业初稿;第二步,集体备课时备课组研讨、增删、调整,形成高质量的整合稿;第三步,年轻老师下水做题;第四步,根据做题情况,再次修改,经教务处审核后形成校本化作业定稿。作业设计内容“三板块”:综合作业内容中包括“温故知新”“固本培元”“拓思提能”三个部分。作业题型研讨“三碰撞”:第一次碰撞,集体备课前,骨干教师将作业初稿在公示栏贴出,备课组成员提前介入思考;第二次碰撞,集体备课时,主备人陈述设计理由,备课组成员提出修改建议;第三次碰撞,试做后发现与学生学情有差距的题目,备课组再次研讨修订。

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凸显弹性作业“新变化”。课后作业将学科类作业发展延伸到习惯养成、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一年级练“三姿”、收拾书包等,注重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课后服务是学生高质量完成课后作业的主阵地,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状态,将课后作业设计成A、B、C等不同层次的弹性化作业,指向不同学生,并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后服务第一时段完成。课后服务第二时段及每周六的兴趣小组活动,十余种兴趣类作业更是丰富多彩,初步实现了5+2+1的模式,满足了学生和家长需求,学生参加社会培训机构人数大大减少。

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构建实践作业“新体系”。构建实践作业“三段四块十二项”体系:“三段”即低、中、高三个学段,“四块”即将实践分为室内、室外、家庭、集体四个板块,“十二项”则是实践作业的具体内容,如低年段的:室内——整理桌面、擦洗黑板、扫地倒垃圾;室外——捡纸屑、擦门窗、打扫保洁区;家庭——整理书包、衣物折叠、桌凳归位、餐盘洗刷;集体——开关门窗、擦洗用品、整理储物。

优化评价:发挥作业育人功能,做到“三个好”

研究作业评价维度的实践突破,切实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努力让作业服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过程性评价,培养“好习惯”。作业的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作业的认真书写、独立思考、按时上交、及时订正等好习惯的养成,让好习惯终生受益。

注重发展性评价,形成“好学力”。从低年级的“扶”到高年级的“放”,既重视学生必备知识的掌握,更关注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凸显增值性评价,锻炼“好毅力”。针对体育、艺术、劳动、综合实践等考核类学科的作业,倡导将体艺、劳动带回家,盯住一项兴趣爱好坚持不懈每日“打卡”,将兴趣转为个人专长甚至今后一辈子从事的事业。(魏正荣)


编辑:于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