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盐之有味:做辣椒酱

2021-10-26 17:57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盐之有味:做辣椒酱

夏文瑶/

夏天过后,辣椒要下市时,家家要做辣椒酱。到了雪花飞舞的冬天,煮鱼放点辣椒酱去腥提味。吃火锅,吃羊肉,最是离不开红红的辣椒酱,那种从嘴辣到胃,再从胃暖到心的感觉,是吃辣椒酱的至高境界。

从前的一位邻居,最爱大白菜烧肉,方方正正的一大块肉,用辣椒酱一蘸,入口到嘴到肚,爽!后来我也照着样子吃,真是美味!还有红烧牛肉、红烧大肠、大煮干丝、辣豆腐等菜肴,对于喜欢吃辣的人来说,辣椒酱不可或缺。

眼看过了重阳,一天冷似一天。看到微信朋友圈里“苏北小岗人”发的一段话:“寒风起,天转冷,暖壶老酒炖黑羊……”哇!我这才惊呼:今年还没做辣椒酱呢!

连忙催先生买红辣椒。先生是个慢性子,爱磨叽,一会说这几日阴天;一会说没有品相好的辣椒……又拖了好几日,终于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买来了红辣椒、大蒜瓣、生姜和食盐。比例是十斤辣椒,二斤生姜,二斤大蒜瓣,四斤盐。只是红辣椒比先前贵了一倍多。

辣椒,买的是小米辣。先生说,本地红辣椒辣不到位,小米辣做成辣椒酱,到了冬天,羊肉一“拖”,保把你头上吃得汗直淌。

买好了小米辣,先生从邻居奶奶家借来小竹匾,把小米辣倒进去,先拣掉烂的、有虫的、有斑点的,再放入大盆里用水清洗。一遍,两遍,三遍……直到清水为止。然后摘除梗。摘梗要戴上皮手套,有一年我摘梗没戴手套,手辣得一夜没法安眠。火烧火燎。这次我和先生轮番上阵,整个上午两人就耗在这小米辣的梗上去了。摘完梗,路过的邻居奶奶说辣梗可以不摘,有人家连梗粉的。我“啊”了半天。

摘完小米辣的梗,正中午,将小米辣平摊在竹匾里,放到太阳下风干水气,收到家里每年做辣椒酱专用的红色塑料桶里拎去“粉”。正提桶欲行时,热情的美邻说:“没听见机器响不要去。第一家上机,机是空肚子,吃掉你二三斤大椒不费劲。”我和先生左等机不响,右等机不响。慢性子的先生都等着急了,说“不等了。”和先生一前一后,他提辣椒桶,我拎盐姜蒜,去粉辣椒。

粉辣椒的地方很熟悉,二十多年的老门面,有点陈旧。粉辣椒的师傅还是我认识的那位小个子男人。师傅看了看小米辣,又看看我俩问:“怎么到现在才粉辣椒?太迟了。”我问:“什么时候粉才是最好的时候?”“最好是立秋前三天。立秋前三天,是二茬椒,皮厚籽少,最好。你这是尾椒,你瞧瞧都是筋和籽,没肉相,不好吃。再加上你买的不是本地椒,是东北小米辣,更是少一等味。”师傅不厌其烦地说。

说完师傅就将生姜、蒜瓣、盐和小米辣用手搅拌,还准备放水,我尖叫:为啥放水?我好不容易将水晾干……“不放水,太干,没法粉,你瞧你这小米辣都是种子,种子吸水。以后辣椒洗过,淋水送来粉正好。”“哦!师傅,我的配料合适吗?”“这因人而异,有人家放酒,有人家放芝麻……但还是放蒜酱盐的多数。”说得我像听天书样惊奇。这时师傅插上电源,拉开电闸,机器轰鸣,小米辣的辣味呛得人直打喷嚏。

不一会辣椒酱粉好,辣味满屋。这时门外来了几家粉辣椒的,大概听到机器声响了吧。

我和先生拎着辣椒酱正往外走,师傅叫住我们说:“到家别急着装瓶,先放三天。三天后再装瓶……”“为什么啊?”我和先生像傻子样同时问。“辣椒酱会发酵,装瓶太早会爆炸。”我终于知道,那一年我家辣椒瓶炸裂,是什么原因了。

“生活里处处皆学问。做个辣椒酱,学到不少知识。”回到家,先生一直咕咕叨叨不停。

袁微星/诵读嘉宾

袁微星,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夏文瑶/作者

夏文瑶,阜宁沟墩人,盐城市作协会员。爱阅读爱写作。

编辑:胥文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