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 | 夏天的乡村与少年

2021-10-12 20:48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夏天的乡村与少年

陈志国 / 文


记忆中夏天的乡村是膨胀与神秘的。清晨,推开用芦苇编织成的门帘,睁开朦胧的双眼向田野望去,你会有一种田地与作物都在长高的感觉:疯长的树木一夜间树梢处又新添了一层嫩绿,几乎吞没了村庄里大大小小的房屋;田埂上昨天被下地干活农民踩陷的盐巴草又倔强地舒展了身躯,并用自己的厚实把田埂抬高了一层;拔节长高的秧苗把蜘蛛辛苦一个晚上织成的网扯得四分五裂,歪歪斜斜;喜欢早起的鸟儿穿梭于树木与稻田之间,欢快地捕食着还在梦中的各种虫儿。

很快,太阳在家家户户的袅袅炊烟中跳离地平线,慢慢地攀升起来,满眼绿色的大地立即被阳光从各个角度穿透,金光四射,斑驳陆离;洒在树梢上的阳光也使树叶变得流光溢彩,摇曳多姿;鼓噪了一夜的知了刚在晨曦中小憩片刻,在阳光照射的那一刻又烦躁地叫了起来:知了、知了,热了、热了……端着饭碗的大人们一边喝着稀饭,一边议论着“今天又是一个晴热的天气”……

早饭后,大人们趁着早凉扛着各种农具纷纷下地干活了,此时的乡村立即成了放暑假在家的少年们的天地。在约定俗成的口哨声中,他们以最快的速度集结,然后三个一群、五个一党,做着各自擅长的“坏”事:有的专门爬树掏鸟窝,不会爬树的则到射阳河滩上的芦苇丛中找野生的鸭蛋和鸟蛋,稍大的少年则操起各种捕鱼工具或钓或张网或用鱼叉巡视在生产队的鱼塘周围,有的则遍寻于棉花田或其他旱地,看是否有野生的瓜果和野鸡蛋等,有的则去摘桑叶或槐树叶以换取零花钱,也有的则一起复习功课完成还没有完成的作业……

中午时分,各小组再次集结,展示和分享各自的“战利品”,同时商量下午的活动安排,其中一项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到射阳河边开展畅游射阳河比赛与水中捉迷藏游戏。对能一口气游到河对岸的和在捉迷藏游戏中获胜的,则用上午的“战利品”予以奖励。这个活动看似在玩耍,却锻炼培养了乡村少年的拼搏与争先精神,后来有很多少年还参加了市、县的游泳比赛,并获得了名次。

乡村少年总体是温顺与善良的,但有时也很“叛逆”。有一次,为了“惩罚”告状的生产队看鱼塘的大爷,少年们全体集聚,男女齐上阵,利用中午时间以游泳为名全部到大爷看的其中一个十多亩的鱼塘里,以各种方式把鱼塘搅得浑水泛滥,鱼跃虾跳。见此情景,大爷赶忙跑到塘边低声相求,希望少年们停止搅塘,少年们则不理不睬,并个个露出胜利者的哄笑声。正在大爷发狠去找生产队长和各家父母时,突然鱼塘中间响起了尖叫声,大家立即停止喧闹,并向塘中间望去:只见一名女生痛苦地站在水中,并用手不停地拍打着水面,几名岁数稍大的女生赶忙围上去看个究竟:原来一条约三斤多重的桂鱼因受到惊吓钻到这名女生的短裤中了。大家立即手忙脚乱将这名女生抱到岸上,慢慢退出桂鱼,只见女生的大腿上被刺破多处,鲜血直流,见此大家都慌了。这时看鱼塘的大爷走过来说:“只要你们答应大爷今后不再来鱼塘瞎搅,我就治好她”。听说大爷有办法,大家纷纷表示同意。只见大爷找来一条鲫鱼在女生的伤口处轻轻拍打,奇了,流血很快就止住了,女生也停止了痛苦的呻吟……

夏天乡村的夜晚是神秘的。树林里、草丛中各种不知名儿的虫儿唱着欢乐的交响曲,萤火虫一闪一闪地穿梭其中;秧田里喜欢夜晚捕食的各种动物不时发出跳动的音符;田埂上捕捉黄鳝者时高时低、时闪时隐的灯光展示着他们的技巧与收获;沟河中时远时近、若有若无的“喔—蝈—喔—”的叫声,让人听了感到好奇又神秘;天空中不时划过的流星和穿空而过的卫星给夜晚的乡村带来了许多遐想……

乡村的夜晚更为少年们提供了玩耍的空间与舞台:梨园里、桃树下、瓜田中、打谷场上,包括长得漂亮女生家的房前屋后都留下了他们匆匆的脚印和随后而至的责问与训斥,有的第二天还会招来父母的严管重罚,甚至打骂……如此反复,少年们开始反思了,在几名班干部的倡导和大人们的引导下,所有少年进行了商讨,最后大家决定:为了树立乡村少年的良好形象,每天晚上出来纳凉的少年不得擅自行动,更不得做有损群众利益的事,必须统一到生产队打谷场上集中,然后根据人数多少再商讨当晚的活动,如可以开展丢手帕、捉迷藏、交流学习心得、轮流讲故事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大家发现讲故事不但能吸引人、留住人,还可以增长知识,于是“乡村少年纳凉故事会”被固定了下来。从此,少年们不但摒弃了一些不良习惯,还从故事中结识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记得有一次,轮到一位少年讲故事,他为了将故事讲得有声有色,竟步行到十几里外的老师家里借来相关书籍,并请老师予以指导。当晚,平时木讷的他讲得非常精彩,赢得了多次掌声……

在那个缺乏电力、缺少娱乐、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尚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时代,乡村少年们没有颓废、没有消沉,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其独有的方式学习、生活着,在经过多个夏天的历练、挫折与反思后,乡村少年长大了、成熟了。后来他们有的留在了乡村,继续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有的则走出了乡村,走向了外面的世界,并以不同的方式反哺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


张冠华/诵读嘉宾

张冠华,初中语文高级教师,共产党员,阜宁县十五次党代会代表。喜欢朗诵,喜欢用声音和音乐交织演绎文字的魅力,寻找生活的乐趣。


陈志国/作者

陈志国,公务员,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业余坚持文学创作。早期见诸报刊的多为法制文学与新闻作品,近年来创作并发表了若干篇系列纪实散文,文风朴实,寓情、理、趣于生活之中。

编辑:王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