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 | 谁家未闻风箱声

2021-09-09 16:33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谁家未闻风箱声

孙成栋/文

秋日的黄昏,一个难得一闲的周末,驱车回到西乡老家时,已是晚炊时分。

母亲一见我回来了,赶忙张罗着准备“好吃的”。“今晚想吃什么?”“有什么吃什么,哪怕老灶上的山芋干子菜粥也行。”我笑着说。

一听“老灶”,母亲眼睛顿时一亮,“对,今晚就在老灶上炒些家常菜,让你尝尝在外面尝不到的味道。”这可是个好消息!我早就盼望着重温大铁锅菜的滋味了。

母亲掌厨,父亲抱来一大捆稻草,就准备坐到锅膛后面的小矮凳上“开火”了。却被我一把拦住,“爸,今天您就歇息一回吧,让我来烧锅。”

可真烧起锅来,我才发现儿时轻车熟路的活计,如今已变得艰辛无比。也许是前段时间下雨,草垛渗漏的缘故,稻草还未干透,摸在手里涩涩的,好不容易才点着。稻草燃烧的过程中,得用火钳不断地翻弄,动作稍慢火焰就会变弱乃至熄灭。

有几次,我见新塞的稻草被余烬煨得发红,却就是迟迟不起火苗,实在按捺不住,就伸头凑近去看。可偏偏在这一瞬间火苗猛地蹿起,顿时我的面部一阵灼热,仿佛有一把带电的刷子拖过,头发、眉毛差点被燃着,能闻到隐隐的焦煳味。

狼狈不堪之际,我不禁莫名想起早就埋进岁月深处的风箱,并在心底感慨:如果风箱还在,那得省多少力气,少多少尬尴呀!

印象中,20世纪70年代,家家户户的土灶旁边,都会放置一只风箱。风箱由箱体、堵风板、推拉杆、风舌与出风嘴等多个部件套装组合而成,一拉起来,各个部件协同发力,呼呼生风,一下子能将火势燃旺多少倍。风箱的一个神奇之处是,它完全使用榫卯搭建,个别连接的地方用的也是竹钉。在农村里用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箱很常见。

我家就有一只这样的“长寿风箱”。它看上去远非新风箱的亮黄色,而呈古铜一样的青灰色。听爷爷说,这只风箱已经传了五代。

都说“好奇心害死猫”,想不到这只风箱最终会毁在我的手里。有一天下午,家里其他人都不在家,无所事事的我看着那只风箱发呆,看着看着,好奇心燃起了。于是找来父亲常用的“五金工具”,硬生生地将这只风箱撬了开来。嚯!撬开箱体的那一刻,我激动得两眼放光,那设计得精巧绝伦、天衣无缝的一个个部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边看,一边忍不住还用手去按弄,真是其乐无穷。

就在我沉浸于风箱的奇妙里,久久不能“自拔”时,门外突然响起了脚步声,不用说,准是大人们回来了。我来不及把风箱依原样装好,连忙拔腿就逃,可没跑几步就被父亲追上,一把按住。正当父亲抡起巴掌意欲给我几个“胡烧饼子”时,爷爷叫住了他:“算了算了,细的也就是好奇嘛,这下他晓得了风箱生风的窍门,这个在学校里还学不到呢!”

没过多久,家里又添置了一只新风箱。而渐渐长大的我,也时常成为父母的小帮手,干起烧茶煮饭的活计。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液化气灶,土灶越来越少,而风箱更是几乎绝迹。

何家未闻风箱声,何家不念故园情,那杆动风生、进退风至、跌宕风起的每一个清晨与黄昏,都有人间烟火在萦绕,都有袅袅期冀在升腾,都有淡淡的幸福野菱般浮于生活的水面,都会恒久地蔓延在、葱茏在人们的记忆里。

是的,有风箱在,火就总是年轻。有风箱在,灶就总是温热。那种家的味道、乡的味道、禾的味道,永不会被时光吹散,并牵萦着我的所有眷念……

张雪夫/诵读嘉宾

张雪夫,盐城市作协会员,盐城市朗诵艺术协会理事,盐城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一位爱好文学和朗诵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现供职于盐城小学。

孙成栋/作者

孙成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盐城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盐城市诗词协会理事,亭湖区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近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扬子晚报》等各级报刊发表散文、诗词、辞赋、随笔、报告文学百余万字,并获中宣部“鲜红的党旗 永远的长征”征文二等奖、《扬子晚报》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编辑:顾原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