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亭湖区以“绣花功夫” 提升镇村颜值

2021-08-12 09:05 来源:央广网 字号: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盐湖便仓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人居环境问题入手,下足“绣花功夫”,农村环境大幅改善,农民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环境由“脏”变“美”

走在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的村路上,道路干净整洁,路边的分类垃圾箱整齐摆放,院前屋后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原来农村遍地都是垃圾堆。现在好了,村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们住着也舒服。”当谈起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给农村人生活带来的变化时,该镇便仓居委会的张留琴特别开心。

 下足“绣花功夫”,提升镇村颜值。该镇实行“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在大仓路、便明线、吴抬路等10条主次干道上投放762个垃圾桶。“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我们还在各村居配足一线保洁人员,对村庄、道路、河道的白色垃圾及时捡拾,对全镇区域范围内的垃圾桶及时保洁,保洁率达95%以上。”便仓镇党委书记丁冲介绍说。

为防止垃圾乱堆乱放等造成污染,便仓镇采取“边登记、边签约、边规范”的方式,对产生餐厨垃圾的单位进行全面摸排,建立餐饮单位餐厨垃圾管理基础台账,全镇实行餐厨垃圾采取集中清运处理。镇环卫所向集镇21家饭店、6家烧烤店、3家食堂配发专用的100升专用餐厨垃圾桶,每日定时定点到各餐饮单位收运餐厨垃圾。集中清运后,运往指定地点进行生物分解和进一步无害化处理,在消解环境污染难题的同时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利用。

道路由“乱”变“畅”

“过去街道两侧有不少店铺出店经营,还有一些流动商贩沿街叫卖,再加上乱停乱放的车辆,使得原本就不宽的街道拥挤不堪,经常发生堵车现象。自从全面整治以后,街道面貌得到明显改观,每天出门看着整洁的街道,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家住便仓镇便仓社区的王大爷乐呵呵地说。

今年以来,便仓镇全力巩固创文、创卫成果,建设集镇,管理集镇,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强力配合,综合整治,联合执法,持续开展出店经营、流动摊点专项整治。

针对仓中路、大仓路等路段的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现象,城管执法人员采取步行和机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对沿街商户进行有力监管,对于出店经营的商贩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实行村居联动,帮助流动摊贩进驻商超、菜场,这样既能保证他们的生计,也方便群众购买,且有效遏制了占道经营的情况。

“目前,我们便仓集镇中心的仓中路示范街已基本打造完成,共取缔流动摊点1295个,规范出店经营1500余处。同时督促沿街单位和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并与各沿街单位和商户签订了责任状。”便仓城管中队负责人张晓斌说。

河水由“污”变“清”

在双港村农民集中居住点西北角,一座微型污水处理站在周围的绿化中引人注目。从居住点内集中收纳的生活污水,经过格栅井、调节池、厌氧池等环节处理后,达标排放。

“截至目前,全镇新建8座污水处理微动力设施,提升泵站1座;建设集镇污水官网2.8公里;实施胜利河、串场河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疏浚农村河道22条、计12.83公里,打造农村生态河道5条、计31.28公里。”便仓镇镇长张敬富介绍道。

今年以来,便仓镇启动新一轮农村河道治理和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整治,对前期排查出的黑臭水体,分类整治,因水施策,积极完善农村污水处理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进度。

为规范农村河道长效管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便仓镇还专门落实河道管护队伍,对照农村河道管护标准,建立起田、水、路、林、村“五位一体”网格化管理体系,同时推行“河长制”长效管护机制,明确镇水利中心及各行政村进行河道断面“包干”,做到环境整治一体化、日常化、常态化,真正实现了水清岸绿村美的景象。

编辑:于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