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江苏苏州这个“生态打卡点”登上联合国舞台!

2021-07-17 19:42 来源:交汇点 字号:

交汇点讯 近日,联合国在官网公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践行动优秀案例评选结果,“Zhangjiagang Bay : Practic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China”(《张家港湾:中国的生态修复实践》)入选成为江苏首批入围的案例。联合国官网在发布的案例中指出:

该项目恢复了当地的环境和生态,保护了长江口的生物栖息地,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截至目前,已恢复了30公顷以上的芦苇和6万平方米的绿化空间,并再次观测到濒危物种。利用当地企业的炼钢和3D打印技术,精心保存当地的工业遗产,回收利用工业废料,制成景观草图。由此,创造了新的生态景观空间和产业记忆空间,增强了公众的生态价值意识和保护意识。此外,恢复后的生态空间对公众和当地村庄开放,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来自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当前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涵盖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的17项目标。未来,“张家港湾”生态修复工程将在联合国高级别政治论坛及联合国大会等官方平台进行推广,成为展现张家港、苏州,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新成果的重要案例,也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被称为“江海交汇第一湾”的张家港湾到底有多优秀?一起来看!

蜕变:从码头林立到江清岸绿

张家港湾位于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金港镇,上起老沙码头,下至段山港,有着约12公里的长江岸线,而张家港全市拥有80.4公里长江岸线,占江苏全省长江岸线总长的18.6%,而张家港湾正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道湾因此被誉为“江海交汇第一湾”。

得益于沿江区位优势,过去几十年,张家港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昔日“穷沙洲”成为沿江现代港口城市。建材码头、万平堆场......曾经的张家港湾沿岸除了码头林立,还建有大型船厂,分布着160多户畜禽养殖户和与养殖相关的违建房屋。在经济快速崛起的同时,砂石遍地、环境生态失衡、岸线过度开发等问题凸显。

2010年7月起,张家港保税区金港镇对码头进行集中整治,至2012年底,先后取缔8处建材码头,清理7万平方米房屋堆场。2018年拆除11幢违章建筑,平整和复绿北侧100亩滩涂。2019年平整和复绿南侧200亩滩涂。

改造前后对比

“临江不见江、近水难亲水”成为港城面临的问题,作为沿江重要生态版块,“张家港湾”自然是长江大保护的重点之一。2019年,张家港正式编制张家港湾规划,启动生态提升工程建设,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总投资37.6亿元,构筑140万平方米滨江亲水景观带,真正还江于民,还生态、自然于民。

王单 摄

通过开展百年江堤提升、水产养殖清理、生产岸线腾退、生态环境修复、交通道路优化“五大工程”,如今江滩与江水零距离相拥,原本遍布码头、工厂的江岸,已是一片生机盎然,新改造的江堤如一道安全屏障。漫步于江岸边,还能看到遗留下的旧时码头的痕迹。一块块“绿色地毯”顺江铺陈,140万平方米的滨江亲水景观带宛如一条绸带镶嵌在江边,大型“滨江开放式公园”芳容初绽。 

共生:生态红利带来发展红利

万里长江既是一条无比重要的经济带、发展带,更是一条无可替代的生态带、生命带,一直以来,位于江尾海头的张家港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家门口的这条母亲河。

远远望去,张家港湾畔一座形似鲤鱼外形的钢结构建筑格外醒目,它高35米,内部分为3层,融合了江南鱼篓渔网的元素设计而成,寓意着长江流域的人们逆流而上、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有楼梯可以登高望远,欣赏壮丽的江景。在夜晚,鱼篓配上有夜景灯光,届时更是美不胜收。

2020-2021年摄于张家港沿江湿地

在退港还城,修复沿江生态的同时,张家港还将同步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档升级民宿休闲、传统种植、江滩芦苇观光三大产业,打造以江畔风光为特色、红色文化为内涵的生态景观村落。

王单 摄

得益于张家港湾建设,沿江的永兴村等五个村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生态旅游、民宿经济等让村民对未来有了不一样的期待。目前,永兴村准备整合农家乐、采摘园、民宿区,组成田园综合体,把张家港湾建设带来的生态红利转变为富民增收的发展红利。

通讯员 苏小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编辑:胥文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