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区棚改和安置房建设保障团队:业精人勤守初心 情系百姓安居梦

2021-07-04 16:49 来源:通讯员 沈勇 吴军中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祁佳 字号:

心系安居,情牵万家。

市区棚改和安置房建设保障团队以铿锵步伐,创造了安置房建设的“盐城速度”。多年来,他们一心专注推动坚持人民至上、响应群众呼声的民心工程,让居民“出棚进楼”,这也是他们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一砖一瓦,一层一栋,筑起城市居民的幸福家园。

坚守为民初心

解决历史欠账

由于我市市区是在建制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欠账较多,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和棚改安置房建设工作,连续实施了两轮大规模的棚改征迁工作,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环境。

面对繁重复杂的棚改任务,市住建局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统筹协调系统内相关单位和部门,组成市区棚改和安置房建设保障团队。该团队坚持以项目为载体,明确专人跑项目跑现场,常态化梳理项目中存在的矛盾问题,积极协调帮助项目解决矛盾问题,对复杂问题和矛盾及时提请市领导统筹协调,有力推动市区棚改征迁各项工作。

每年年初,市区棚改和安置房建设保障团队牵头各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单位编制年度棚改目标任务和计划实施项目,并提请市政府与各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年度棚改目标任务。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支持,加强与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加快项目确认、手续报审等工作,协助市区棚改项目融取资金。2013年以来,市区累计获得政策性银行授信95.2亿元,商业银行153.7亿元。2013—2020年,累计获得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3.45亿元,累计获得省级建设引导资金8808.82万元,市区棚改累计发债10个项目、28.3亿元。在市区棚改和安置房建设保障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推动下,市区累计完成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住宅约8.8万户、1251万平方米,已基本完成集中成片棚户区的改造工作。

有效落实安置

实现百姓安居

随着市区大规模棚改征迁工作的开展,安置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8年以来,市区已落实集中定点安置房地块26个,计划建设安置房源约3.7万套。协调推进安置房项目工程建设,让市区广大被征迁群众尽早得到有效安置,就成为市区棚改和安置房建设保障团队的一项重要任务。

科学合理做好安置房规划选址工作。每年年初,市区棚改和安置房建设保障团队会同各区和市直相关部门根据年度棚改征迁户数和棚改项目实施的区位情况,在各区规划选址安置房建设地块,确保总体房源建设量与征迁量基本平衡。

提高安置房建设前期手续审批效率。根据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部署要求,对安置房建设的相关前期手续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进一步提高项目挂牌、开工等前期工作的审批效率,为安置房建设工作打好基础。

加强安置房建设协调推进工作。为加快安置房项目建设,缩短安置周期,按月向市政府汇报安置房建设进展情况,并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加强对已选址安置房地块进展情况的督查,确保各个地块按时开工建设。同时,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项目存在问题,复杂问题及时提请市政府专题会办研究。目前,26个地块中已有24个地块开工建设,共计35067套。

创新服务方式

满足不同需求

在推进市区棚改和安置房建设的过程中,市区棚改和安置房建设保障团队在创新服务上下功夫,根据搬迁群众多元化的安置需求采取灵活的补偿模式,推出结算凭证、房产超市等一系列利民惠民的政策措施,增强了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先后研究出台了《盐城市区住宅房屋征收补偿资金结算凭证安置实施办法(暂行)》《市区推广住宅房屋征收搬迁使用结算凭证安置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鼓励广大被征收群众在市场自主选购普通商品住房、二手住房安置。结算凭证安置政策加快实现了棚改征收安置“零过渡”,缓解市区棚改安置房建设压力。

积极筹建房产超市,服务被征收群众。房产超市整合政府、媒体、市场等各路资源,以“春秋房展+常年展销”“线上展示+线下销售”的多元化、多模式经营管理模式,常态化提供购房信息、交易等服务。各区(管委会)住建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组织本辖区棚改被征收群众在超市开展团购商品房活动。

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还开辟绿色通道,协助征收人完善材料,特事特办、推行缺件审批,加班加点办理业务,保障了八十间二期、化纤厂及市政公司宿舍区棚户区改造、北金鹰东侧棚户区改造地块等项目的被征收户及早得到有效安置。2009年以来,为使未安置的被拆迁户尽快得到有效安置,团队特事特办,加班加点办理审核备案手续12891套。

编辑:何慧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