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百年党史的盐城地标:许身报国的强军先锋

2021-07-03 20:17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危难时刻勇救战友

罗昊:许身报国的强军先锋

黄露 蔡冰清/文


4月17日21点15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1集团军“朱德警卫团”某连队宿舍门口。

“点名!罗昊!”

“到!到!到!”全连官兵齐声回答,声震长空!

七年多来,日日如此。他们不是罗昊,但是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想着罗昊,行动上学着罗昊,一位用生命诠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当代革命军人,用行动践行“打仗冲锋,我要坐第一船”“遇难涉险,我必须站第一个”“如果有牺牲,我一定要做第一人”铮铮誓言的优秀共产党员。

2013年7月14日,黄海某海域,第71集团军“朱德警卫团”原破障三连指导员罗昊,带领8名战士执行海上重难点课题试验攻关任务。执行过程中遭遇突发险情,冲锋舟侧翻的一刹那,他将战友推离险境,自己却不幸被螺旋桨击中头部壮烈牺牲。他将28岁的青春永远留在了壮阔天地间,以英勇的身姿矗立起一座“献身强军报国实践”的巍巍丰碑。

那一天,是孙良东毕生铭记的日子。“如果指导员没有率先带队出海,如果指导员没有从安全的船头冲到危险的船尾,如果指导员不是为了推开我……”孙良东口中的指导员,就是罗昊。

生死抉择,一瞬之间。罗昊这一系列出于本能的举动,究竟源于什么力量?记者来到罗昊生前所在的部队,遍访他的战友,追寻英雄镌刻在“生命线”上的使命担当,能清晰地得出结论:伟大来自崇高,壮举绝非偶然。

罗昊出生在革命老区盐城,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他从小聆听着红色故事长大,接受着革命先烈精神的洗礼。爱党爱国的种子早已根植于他幼小的心灵,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也渐渐注入他的灵魂和血脉。

从放弃名牌大学选择军校,到军校毕业谢绝留校任教进入野战部队;从请缨分到战时冲在最前沿、任务最危险的连队,到矢志精武强能全身心投入备战打仗,直至献出生命,罗昊执着强军报国的信仰定力,贯穿他年轻生命的全历程。

来到第71集团军“朱德警卫团”所在地,门楼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字样赫然入目。走进罗昊纪念厅,群雕、照片、笔记本、衣物、荣誉证书……无言“诉说”着一个阳光少年淬炼成血性军人的成长故事。目光抚过150余件实物资料,一份已经泛黄的入党志愿书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里,上面贴着罗昊的军装照,年轻而稚气的脸庞,眼神中透露出坚毅。“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青春岁月,可鉴初心。

罗昊壮烈牺牲后,集团军党委批准罗昊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一等功。站立是标杆,倒下是丰碑。罗昊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书写下无憾、无愧、无悔的人生。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缅怀罗昊、学习罗昊、成为罗昊”的相关活动,在集团军、盐城军分区深入开展,引导激励广大官兵牢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持续掀起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热潮。

在全连官兵的强烈要求下,罗昊生前的床铺被保留下来。推开罗昊宿舍的门,轻轻翻看罗昊书桌上的《心得体会》,他的情感思绪触手可及:真正的共产党员就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罗昊的故事一直在传唱。那个青春的身影还在领跑,人们追随的脚步从未停歇。(本文刊载于2021年5月14日《盐阜大众报》,朗读版有删节)

余谦/诵读嘉宾

余谦,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2019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


黄露、蔡冰清/作者

黄露、蔡冰清,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编辑:苏舒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