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减量培肥地力 稳产增效提升品质 江苏全省小麦收获进度超两成

2021-06-07 16:23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

正值夏收夏种大忙时节,江苏各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适时收获,全省小麦收获进度超两成。

江苏台记者郝朦说:“在南京六合横梁街道的黄中村,这两天种植大户正在抢抓阴雨间隙收割小麦。今年,他们大面积推广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工艺,不断提高土壤的肥力,提高夏粮的品质。”

传统的小麦种植需要一次底肥和多次追肥,常年的化肥使用不仅使农资生产成本节节攀升,而且还导致土壤板结,肥力损失严重。去年开始,在农业农村部门的支持下,种植大户顾骏开始小面积尝试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肥等新工艺,成本明显减少,产量也不降反增。尝到甜头后,今年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顾骏将新工艺使用范围扩大到了一千亩,经过实地测产,小麦产量在去年基础上又增产了30斤左右。

南京横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顾骏告诉记者,如果每年都在重复使用化学肥料,还要想保证农作物产量,化学肥料的用量就要每年递增。使用国家推广的新型肥料代替化学肥料,每亩田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支出,而且对土壤的改善有明显的作用,对农作物品质改善也有很显著提高。”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农服中心主任吕小青介绍,传统的施肥方式损失率最起码在20%;使用有机肥加测配肥,针对不同地块的土地养分含量,再根据小麦种植品种、需肥特点,量身定做施肥方案,这样做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第二也改善了土壤质量,培肥了地力。

不仅生产环节注重化肥减量,收获环节各地农户也不忘为水稻栽插奠定肥力基础,在镇江、常州、宿迁等地的麦田里,收割机收获小麦的同时,打碎的秸秆也同步还田处理。宿迁农机手吴强介绍, 秸秆还田主要是防火,还能增加土壤的有机力,使土地不会板结。

记者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去年秋播以来,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充分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发布县域小麦等主要农作物施肥技术指导意见,引导企业按方生产,指导农民按方使用,控制施肥总量、优化施肥结构,为小麦轻简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小麦已收获890万亩,约占预计收获面积的25%;水稻播栽150万亩,约占预计播栽面积的5%。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郝朦 龚俊杰 宿迁台 句容台 常州台 泗洪台 盐都台 东海台 编辑/胡超)

编辑:王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