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办实事: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高校

2021-05-24 17:12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陆荣春 文/图 字号:

5月23日下午14:00,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公共教学楼2203教室座无虚席,来自该院159名大学生正在聆听应急救护知识讲座。这是盐城市红十字会围绕“学党史、办实事:红十字救在身边”主题,积极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高校系列活动之一。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本次培训采用集中授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陆仁平老师首先通过PPT向大学生们介绍了红十字运动基础知识、红十字起源、七项基本原则等内容。接着,陆老师从环境评估、识别判断、高声呼救、摆放体位、胸外按压、打开气道、人工呼吸等方面详细介绍心肺复苏步骤,讲解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陆老师引用典型案例、寓教于乐,使同学们在欢快的气氛中接受了新知识。

“心脏急症是发生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许多意外伤害如点电击、淹溺、中毒及严重创伤等都可导致呼吸、心搏骤停。一旦发现发生心搏骤停者,必须争分夺秒,采取现场心肺复苏,才有可能挽救心搏骤停者生命。”陆老师说。

“老师,当我们发现有人晕倒,经过识别判断,伤者心跳呼吸都没有了,怎样做才能最有效地挽救他的生命?”张楠同学问。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标准包括成人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5-6cm;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恢复,按压与放松间隔比大致相等;尽量避免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用气。”接着,陆老师从环境评估、识别判断、高声呼救、摆放体位、胸外按压、打开气道、人工呼吸等方面详细介绍心肺复苏步骤。

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吴向华老师利用模拟人向同学们演示了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动直观,易于掌握。同学们积极参与心肺复苏实操练习,培训老师对同学们的每一个动作逐一进行了规范的指导。

朱凯同学说,“老师,我奶奶有一次吃年糕时被噎住了,好不容易才咽下去,如果再遇到食物卡(呛)喉,我们该怎么办呢?”

“气道异物梗阻是一种急症,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数分钟内即可导致窒息甚至死亡。”陆老师现场向同学们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现场培训老师演示气道异物梗阻的病因和判断、表现、现场急救原则及急救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动直观,易于掌握。

每年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夏季谨防溺水事故,学生一定不要下河游泳,远离危险水域。那么,一旦发生溺水危机又该如何施救呢?

陆老师提醒同学们,盲目徒手救助溺水者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岸上救人优于水中救人,工具救人优于徒手救人,团队救人优于单个救人,专业人员救人优于非专业人员救人。首先要大声呼救,吸引更多的人来帮忙。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要下水救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应放手自沉,溺水者便会放开。此时,救人者再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

陆老师再次提醒: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切记不要轻易下水,应及时呼救或报警。未成年人更不宜下水救人。

培训老师讲解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简单可操作,老师们结合教学经验,引用典型案例、寓教于乐,使同学们在欢快的气氛中接受了新知识、学到了新技能。大学生们听得认真,不时互动提问,积极参与实操练习,5位培训师对参加培训的大学生逐一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全部合格,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这样的应急救护培训简单、实用、可操作,同学们都很喜欢”,参加培训的李冲同学说,“我会把今天所学知识和技能传播出去,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学习和运用,让更多的大学生掌握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提高校园自救互救能力”。

该校经贸管理学院薛凌云老师说,市红会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高校活动很实在,干货满满,是非常实用的一堂安全课。这次活动能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学会应对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把伤害程度降到最低,让公共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意识的种子深深扎根于青年大学生心中。

编辑:胥文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