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 | 老爸的鱼缘人生

2021-05-24 15:49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老爸的鱼缘人生

周序蒙/

老爸把最后一块饼子揉碎洒进泡子里,连插几根芦苇回到岸边,开始和我一起割碱蓬子。那东西是用来喂猪的饲料,休息日,他会带我来泡子边割这种猪饲料。

临近晌午,老爸开始朝泡子岸边望去,见那个渔民准备回家,他连忙迎了上去,借来旋网,直奔泡子而去。站在过膝水中,对准插芦苇的那片水域,全力抛出旋网,很快,八九条巴掌大的鲫鱼被提出水面,我欢呼着跑了过去,递上鱼篓。老爸接连抛出几网,网网都有收获。下午,老爸挑着一担碱蓬,我背着半篓鲜活的鲫鱼,一路步行10多里,竟然没有感到饿。回到家里,很快,锅里飘出了野生鲫鱼汤那特有的鲜美味道。

这是我40多年前留在泡子里的记忆,老爸打鱼的那片水域叫三道泡子,位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图牧吉镇乌雅嘎查附近,面积21.9平方公里。湖泊碧波荡漾,沼泽、湿地、芦苇、香蒲广布。

老爸精于捕鱼,常往返于此。他会隔三岔五从泡子里捉些鱼,有时会捡回成筐的野鸭蛋;寒冬腊月,他会去泡子里,扫去雪霜,寻找冰层里的鱼,几镐下去,就能刨出许多冻鱼;如果泡子刚结冰不久,在上面刨一个脸盆大小的洞,用铁锨搅转湖水,缺氧的鱼会从四面八方游来,性急的鱼会跳出水面,落在冰上,送上门来的鱼很快装满鱼篓。鱼多了,母亲会主动分给邻居。

过年时,母亲总忘不了在秤钩上挂条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剩。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哪有什么余剩啊,不挨饿,还常有鱼吃,算是够幸福的了。倒是应了老爸的那句老话:“吃鱼身体好了。”从小到大,我们兄弟三人的身体一直都很棒。

但是,老爸不管走到哪里吃鱼,都说没有老家灌河里的鱼好吃。也许是受老家鱼鲜的引诱,后来,老爸还是带着我们一家回到了苏北响水,灌河岸边。

这些年,老爸进城来,妻子准备的饭菜中那盘鱼是必须的;每星期下乡去看望老人,我会把鱼煮好用饭盒装上带去,还会买些鱼留给他自己烧着吃。

今年五一期间,89岁的老爸突然对我说:“去海边网红海看看吧,网上说陈家港海边很火的呢!”我积极响应,开着新买的私家车来接老爸,怕他好客请邻居,又调来侄儿开车接送,一行10多人,如期出行。

陈家港往东是蜿蜒的海岸线和一望无边的沿海滩涂,一条海堤公路黑色化改造项目建设已经竣工,网红海景点车来人往,游客如织。脱掉鞋袜,背上背篓,海滩上的近海小取充满了诗情画意,品尝自己收获的海鲜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漫步海边,参观海参、斑节虾、缢蛏、贝类养殖区……全省最大的海参养殖基地就坐落在这里,每年的海参捕捞节时,常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看、品尝、选购。这里还可以垂钓四鳃鲈鱼、虾光鱼,挑选海鸭蛋。远眺海上,风光渔互补观光带是景区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中午时分,走进陈家港梅华大酒店,老爸首选红烧灌河鲈鱼,说它:“口味独特,水族为尊。”酒店老板听说九旬老人前来品尝海河美味,亲自将一条五六斤重的红烧四鳃鲈鱼端上餐桌,他说,这两年环境治理好了,灌河里的鱼虾又多了起来,才有这难得的口福。

百年灌河,风光万千。四鳃鲈鱼是江苏省名特产,主要产于灌河中下游,每条多为3-5斤,大的可达数十斤。此鱼身呈青灰色,两侧和背鳍上有黑色斑点,实际上只有两个鳃,只是每个鳃盖上多了一条较深的折皱,外观好像四鳃。四鳃鲈鱼肉质洁白肥嫩,经烹调后,肉似蒜瓣,汤汁呈乳白色,浓稠粘唇,味道鲜美、清香可口。

老爸小心夹起一块鱼肉放入嘴中,细嚼品味,似乎在寻找逝去的陈年记忆,品尝岁月的陈年老酒。

陈琴/诵读嘉宾

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朗诵考官,国际注册高级汉语老师,中华诵读联合会会员,全国青少儿口才培训金牌教练,全国青少儿朗诵考级现场执考官,江苏省普通话测试员,响水县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获华语诗文诵读大赛专业组一等奖并入选华语好声音。

周序蒙/作者

周序蒙,响水人,1965年5月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大专文化。现为响水县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响水县政协常委。

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媒体发表稿件数千篇,有200多篇作品先后在国家、省、市新闻单位获奖。散文《秋天,我和草原有个约会》,在2017年度中国散文年会评选中,荣获“十佳散文奖”,出版新闻散文集《海风朝韵》。

编辑:胥文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