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扬州第一任县委书记曹起溍:砥柱中流非等闲

2021-03-17 10:34 来源:交汇点新闻 字号:

在扬州古城东关街逸圃东面,有一条金桂圆巷,不足两米宽的小巷子虽不过百米,却把东关街的喧嚣隔绝开来。沿着小巷一直向前行至深处,一间小小的四合院坐落眼前,门前的牌匾上赫然写着——曹起溍故居。

“每当谈到近百年前扬州地区党组织的组建,那必须要提起他。”曹起溍故居解说员陈姝婧说,这里是扬州第一任县委书记和中共泰州临时县委书记曹起溍出生并居住过的地方,可以想见,近百年前,一位20岁出头的青年,就是从这里出发,凭借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成为中共扬州地方组织的创始人,并为后来扬泰地区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

跟随着陈姝婧的脚步,进入故居,曹起溍的故事一一展现眼前。曹起溍,1906年3月25日出生于扬州的一个小职员家庭。“五四运动”爆发后,扬州各界迅速掀起了反帝爱国热潮,这给年少的他留下深刻印象。1922年,16岁的曹起溍考上上海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附属中学,也是在那里,他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1923年,由于父亲失业,家里的日子变得窘迫,曹起溍不得不放弃在上海的学业,回到家乡扬州,进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扬州中学前身)求学,在这期间,看到当时军阀混战、贫富悬殊,曹起溍愈加憎恨昏庸无能的政府,立志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进步教师的影响和指导下,他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逐步觉悟到改造旧中国、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唯有革命别无他法。

1925年5月上旬,中共党员、共青团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恽代英以国民党上海区执行部宣传部秘书的身份来扬,向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和第八中学师生发表演讲,指出青年应走的革命道路,号召青年学生加入国共合作改组后的国民党。曹起溍受到启发和教育,毅然加入了国民党左派组织。不久,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扬州一批青年学生在曹起溍倡导下成立“扬州五卅后援会”和“扬州学生联合会”,他们举行游行、集会、抵制日货,发起募捐,还创办《卧薪尝胆》周刊,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在斗争中,曹起溍发展党员,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租斗争,又在城市的各领域成立工会。这个过程中,他逐步锻炼成长为在扬州的国民党组织左派核心领导人之一。

正当扬州国民革命形势空前高涨之时,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扬州国民党左派组织随之瓦解,成员出现分化。也正是这一年,曹起溍高中毕业,考进上海南洋公学,但他考虑到革命需要,毅然放弃去上海读书的机会。为此,父亲骂他:有大学不上,是呆子傻子。曹起溍回答:但愿中国多出几个“呆子”“傻子”,人民就有救了。1927年秋,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江苏省委陆续派人赴各地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指派王寿荃在扬州建立党的独立支部。“也就在这一年,曹起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独立支部组织干事。”扬州党史办宣教处处长杨志军说。

在曹起溍故居的一面墙上,悬挂着一张结婚照,照片上的青年英姿勃发,穿着婚纱的女子端庄美丽。那一年是1928年4月,22岁的曹起溍与朱娴成婚。当年8月后,曹起溍历任中共扬州临时县委书记、城区区委书记和泰县县委书记。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曹起溍创建了高汉庄、李家桥、孙家墩三个党支部,发动数千农民投入抗租抗债斗争并取得了胜利。1929年初,虽国民党军警多次抓捕未果,但曹起溍在扬州的身份已暴露,于是曹起溍化名陈君豪,转战泰州城,在泰州期间,曹起溍成立了泰州溱潼区委,使泰州地区的工农革命运动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广大农村,曹起溍成立“农民协会”“穷人会”等农民组织,发动农民抗租抗债。斗争取得了胜利,党组织巩固了在农村的基础,成为领导工农革命的中流砥柱。

1929年8月,曹起溍在泰州被捕。在牢狱中,曹起溍坚持斗争。他团结难友多次开展绝食斗争、策划暴动、组织越狱。不久,敌人决定以“意图煽动暴动”的罪名,将曹起溍等三十余人转解镇江江苏省军法会审处。在被押解镇江途中,曹起溍一行戴着手铐脚镣,高呼口号,唱着“国际歌”,以此来唤醒民众。入狱期间,妻子朱娴两次探望曹起溍,朱娴曾回忆道:“他虽然身穿破烂带血的棉袄,带着手铐脚镣,但眉眼间依旧气宇轩昂,精神抖擞。”在第二次探望时,他对朱娴说:“请告知父母,不必牵挂,我很好,不会有什么变动。”而朱娴深知,他这句话的含义正是,“他将誓死坚决同敌人抗争到底。”1931年2月24日,曹起溍从容就义于镇江北固山下,时年25岁。

“直到牺牲,他也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很好地保护了扬泰地区党组织的安全。”杨志军介绍,曹起溍故居现属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几经修缮,现存晚清建造的民宅南向四间,西厢房一间,天井一方,新建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如今,这里已经是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扬州市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很多单位都选择在这里进行入党宣誓。”

喧闹的东关街上游客摩肩接踵,不时有游客拐进曹起溍故居,他们大都静静来,默默走,感怀历史、告慰英杰。当他们怀着敬意与沉重的心情走出故居,沿着东关街东出东关城门,立刻又能与这位“故人”相遇,长衫飘起、巍然屹立的曹起溍铜像,左手握拳扩胸,右手握拳高举,目光坚定,望向远方,唇角微扬,充满希望,他似乎看到了百年之后,亿万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愈发繁荣壮大而不断奋起,亦如他尽管深陷囹圄也有“虎丘战罢转焦山,砥柱中流非等闲”的壮志豪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晨见习记者 李鑫津

编辑:王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