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 | 站台上的果香

2021-02-19 18:09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站台上的果香

张一强/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阳历年末的一天,高中毕业的我,和本村的另一名热血男儿,胸戴红纸叠成的大红花,在民兵营长何寿芹带头敲打的“锣鼓家伙”声响中,乘坐当时农村最奢侈的交通工具——手扶拖拉机,到南河乡人武部集中,前往县人民武装部换军装步入军营。

大客车把我们统一带到连云港市的新浦火车站,在接兵首长的统一指挥安排下,我们按照临时编成的班排连,有序地乘上闷罐铁皮火车,踏上了守卫祖国西北边陲的征程。

上车之后,我们铺下被褥,或坐或睡。有的吃零食,有的聊天,有的跟接兵部队首长拉家常。由于铁皮闷罐火车没有窗户,什么也不干的同志,干脆就坐着打盹。

途中,到了像郑州、西安、宝鸡或武威等城市的站点,不知是要等前方火车走过还是其他什么事,都要停那么一小会。和我们同去、手头宽裕的同志,就会打开车窗,购买站台上叫卖的面包、水果等。

途中吃饭、喝水,都是在兵站。由部队统一安排调度,按时按点进行。从新浦火车站上车,沿单轨陇海线,一路颠簸,整整七天七夜,到了第七天的晚上,才到达乌鲁木齐市火车站。

在乌鲁木齐市下了火车,我们就在站台上领穿了羊皮带毛的大衣,大头鞋和棉裤等防高寒的冬装。

在铁路线上七天的旅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火车停靠的站,我是一分钱也没有花。直到从乌鲁木齐市改乘军用卡车,到了奎屯兵站过夜,我才花两毛五分钱,在军人服务社买了一把手工刮胡刀。这把手工刮胡刀的盒子、架子至今我还在用。我十分珍惜这跟随我将近半个世纪的小物件。

让我至今难忘的还是火车站台上水果的香味。

高中毕业应征入伍的时候,因家境贫寒,经济拮据,多见芦花少见人的我,别说是大冬天没有见过苹果、香梨、柑橘等反季节的水果,就是时令的水果,也没有见过多少,更不敢说是吃了。

我印象特深的是车到甘肃武威站,外边是冰天雪地,站台上叫卖水果的人,捧着微型箩筐里的水果。那诱人的香味,真正沁入心脾,直往心里钻,久久不肯散去。

如今,四季买水果,吃水果,已成为寻常百姓的家常便饭。

想当年,火车站台上的水果香味是那么令人痴情迷恋,那么印象深刻,那么难以忘怀。

假日,或早或晚,偶尔与家人散步,逛街,无论是路过普通的水果摊点,还是听起来很是洋气的水果门店,我都会下意识地驻足,闻一闻水果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也会情不自禁地回味起当年前往军营途中火车站台上的果香。

如今街面上的果香,虽然没有40年前那么诱人,那么钻心,但我还是喜欢那沁人心脾的芳香。

夏其标/诵读嘉宾

夏其标,一个在广袤的黄海滩涂边长大的孩子。曾记得幼时,每天傍晚时分总会端坐在生产队的喇叭下,聆听播音员声情并茂地诵读美文佳作。缘于对语言魅力的沉迷,选择了师范学校,连云港求学三年后回盐城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至今已28载。目前在亭湖幼儿园负责管理工作,虽然已不在教学一线,对朗诵的喜爱仍一如既往,初心不变。

张一强/作者

张一强,20世纪80年代初从响水县南河公社八套大队应征入伍到西北边陲服役。退伍返乡之后,一直在基层从事宣传报道工作,先后在市级以上新闻单位用稿超千篇。业余时间爱好写散文随笔,在报刊发表百余篇。

编辑:陈静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