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又一颗磨牙退伍

2020-12-22 15:10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又一颗磨牙退伍

邵玉田/文

唐韩愈《与李翱书》:“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我的第四颗磨牙龋齿疼痛之时,就遇到了这种尴尬。

我的牙齿出现状况,那是2017年的事情。一年之间,拔掉了三颗磨牙。第四颗患病的磨牙夹在第一磨牙和智齿之间,由于边上的智齿保护着,没有任何感觉。但医生从X光摄片上看得清清楚楚,说这颗牙已经牙根断裂,迟早会掉的,没有保留价值,应该同时拔掉它。

我稀里糊涂,“怜香惜玉”,对医生说,既然没感觉,暂且不去动它。

就这样,第四颗磨牙又挺到了2019年,可能是实在撑不下去了,难以为伍了,三番五次,向我发出警示。

是拔,还是不拔?拔了,最后的一颗磨牙退伍,咀嚼功能将从此丧失殆尽;不拔,疼痛变本加厉……

准确地说,三颗磨牙中有两颗是智齿。而智齿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一般人拥有32颗牙齿,但也有人只有28颗牙齿。原因是,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长出那4颗智齿来。如此珍贵,一口气,任由牙医拔掉了2颗,内心是个什么滋味,可想而知。

健壮的身体,生命的延续,离不开牙齿。

食物进入口腔,需经过切牙、尖牙和磨牙一道道工序精细加工,之后,才能让胃很好地吸收,从而给生命补充所需要的充足的能量。

问题是人在安适之中,忽略了它们存在的重要性。

最近读《光明日报》刊发的一篇《人类牙齿如此脆弱》的文章,科学家们研究认为:牙齿化石能保存几百万年,而我们的牙齿却不能陪伴我们一生。又说了解现代人类的牙齿为何如此容易生病,我们需要参考自然状态下的口腔环境。吃饭问题,是造成牙齿脆弱诱因之一。

钱钟书对于《吃饭》有他独到的见解。说是“吃”其意趣在“吃”、不限于“吃”、不在于“吃”。先生将日常生活最普遍、最寻常的“吃饭”,信笔写成了一面“三棱镜”,折射出光怪陆离的人生百态。

这样联系起来思考,我似乎有点明白了——最普遍、最寻常的“吃饭”,其心理背后的价值选择,是人的思想绑架了“牙齿”。所作所为,远离了“牙齿的初衷”。

难怪《汉语词典》中有“不齿”这个词。牙齿是一把尺,它测量出一个人的品位。有时候,人真的不如牙齿那样纯粹、那样忠诚。

《人类牙齿如此脆弱》一文,也阐述了这个道理,从演化的角度看,人类生态的转变导致了我们的牙齿疾病。

钱先生《吃饭》中的意趣在“吃”;而李渔《闲情偶记·饮馔部》蕴涵着“家”的欢愉;陶渊明《饮酒》“杯尽壶自倾”的浪漫;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种气节;老子“治国如烹小鲜”……牙齿,伴随着一个人的 生命之树,彼此缠绕生长。除了吃饭,还有许多人生哲理。

直到今天,我才发现,人生中有许多疏漏和遗憾,且难以补偿。

记得那天,从口腔医院出来,医生再三叮嘱,你一位70多岁的老人,尚有28颗牙齿,不会影响你将来的高质量生活。日后要好好珍惜,重视牙健康。

就在我专注眼前电脑键盘的此刻,忽然听到客厅电视上传来《经典咏流传》李叔同《送别》一档节目。厦门市六中合唱团孩子们的演绎,自始至终,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一种“阿卡贝拉”纯人声表演形式,盛放了太多的感受力,传达出客观的、积极向上的生命样态。

人生中有多少次送别,其中也包括与自己告别,与自己身体中的某个零部件告别。

离别是结束,也是一种开始。

格物致知。

张利平/诵读嘉宾

张利平,盐城市口腔医院专家门诊主任医师,盐城市朗诵艺术协会会员。热爱诵读、用情发声。

邵玉田/作者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苏舒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