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基层之治】小田变大田,农民笑得甜

2020-12-22 10:52 来源: 字号:

12月21日,位于盐城市亭湖区便仓镇富民居委会的玥亮田家庭农场内,工人们正在清理沟渠内的杂物。“我们承包了500多亩田,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现在有2台拖拉机、2台收割机、1台植保机等大型农机,政府均给予了补助。现在亩均收费同比减少20%,还减少了用工,经营成本降低了,粮食品质和产量也得到明显提升,因此亩均收益增加了。”玥亮田家庭农场负责人张长荣笑着说。

自去年9月份以来,亭湖区抢抓全省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机遇,承担了省级改革试验区“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任务,在黄尖镇和便仓镇开展试点。首批试点的431户农户承包土地2790亩,分散为1123块,最多的一户11块。改革后,整合为147块。

“聚焦田块零碎化、农民副业化等突出问题,通过改革,设计了自种农户优先选择优质田块的‘一户一田’和不愿自种农户相对集中合并流转的‘多户一田’方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经营水平,确保田块合并后,农户种植面积不减少,种植成本不增加,经营收益不降低,贏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区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与农经科科长郑瑞红介绍道。

改革初期,全区各试点村村组干部统一思想,入户宣传,坚持田块基础信息、农户诉求回应、合并方案认可、种植意愿选择、合并田块四至“五个确认”,承诺不改变土地承包政策,不减少承包土地权益,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同时确保不触红线。”便仓镇富民居委会党总支书记蒋正刚告诉记者,“很多村组党员干部承担起改革的重担,就比如村组干部陈爱和,自家有5亩地,分在5个地方,最终全部流转出来。他们从自家做起,为村民做了表率。”

同时,亭湖区通过把调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起来,把靠路口、水口、家门口的好田块调整给愿意继续种田的农户,实现了让能种田、会种田、能把田种好的农户种最好的田。“原来我家的田离家远,还不靠河道。现在置换了一块田,就在家门口,旁边就是河道,方便多了。农技工作人员还经常过来给我们指导,现在平均每亩成本能减少120多元。”便仓镇富民居委会一组村民陈裕宽说道。

而对于不愿自种的农户,通过“田转人离”增加获取工资性收入机会,村里统一组织,交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有些村民在外面有工作了,田就荒在那,很可惜。村民们把田流转了,每年能获得900元/亩的流转费和120元/亩的田亩补助,收入得到了一定增长。”黄尖镇黄尖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杨万余说道,“田块集中连片后,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优化了土地利用布局,实现了农田‘优质、集中、连片’,促进了机械化作业和规模经营,为农业生产机械化、标准化、节约化拓展了空间。”

据了解,黄尖居委会还牵头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农户转型,联合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生产经营服务互动发展,有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了农业发展效益。

“我们牵头成立菊花产业家庭农场联盟,统一技术、统一品种、统一开展社会化服务,过去的粮食、蔬菜、中药材‘夹花洋’种植布局,升级成‘清一色’的菊花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格局,并积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日前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致力形成规模优势,增强农产品供给谈判优势,提高抗击市场风险能力。”杨万余介绍道。

“通过改革,解决了耕种摩擦和一批土地二轮承包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和谐了邻里和干群关系,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同时土地渗溢面积增加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刘宏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做好示范扩面工作,计划在便仓镇富民居委会进行全覆盖推广,在南洋镇的正东村和便仓镇的其他12个村分别选择1个自然组开展试点试验。同时,创新家庭农场培育机制,提高家庭农场管理水平,支持发展家庭农场联盟,切实做好‘小田变大田’延伸拓展工作。”

记者:李冬冬

来源:看亭湖

编辑:周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