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贫”而战 砥砺前行——市人大常委会助力决胜脱贫攻坚纪实

2020-12-06 05:46 来源:陈向前 李文波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陈和洲 字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建设幸福盐城、创造美好生活的新起点。要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

“精准扶贫,产业是基础。建议加大产业扶贫的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能力。”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提升之年。要及时总结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实践经验,继续落实当前脱贫攻坚系列政策举措,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加快谋划‘十四五’扶贫开发规划,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上做出更多探索创新。”

……

10月29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决胜脱贫攻坚战工作情况的报告,代表们结合实际谈了很多意见建议。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把脱贫攻坚作为重点监督议题,通过议案督办、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项审议等多种形式,靶向发力、持续助力、激发动力,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2019年底,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两个省重点帮扶县顺利“摘帽”,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86.6元,同比增长37.6%。

靶向发力短板弱项,打好“监督组合拳”

闻令而动,遵令而行,向“贫”而战。市人大常委会以“四个重抓、四个精准”:重抓基数审核,精准识别帮扶对象;重抓分类施策,精准落实脱贫举措;重抓责任落实,精准优化资源配置;重抓科学管理,精准评估脱贫成果,多措并举持续督促政府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奔小康工程,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全市因病致贫农户占低收入农户63.55%,怎么办?健康脱贫任重而道远,既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拦路虎”,也是影响解决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市人大常委会围绕补齐“最短的一块板”,以重点办理健康扶贫类的代表建议为抓手,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上督出实效、办出实招,着力推动控减住院治疗费用,实现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并确保个人自付费用不超过住院总费用的10%。今年上半年,全市3.32万低收入人口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个人自付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为9.1%,较好地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支出型贫困问题。

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是省委省政府聚焦“四化同步”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脱贫攻坚中老百姓看得见、摸得到、住得着的“实惠事”。市人大常委会对“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开展专题调研,总结推广建湖、阜宁、盐都等地在推进农房改善工作中的经验,推动政府部门完善政策举措,切实做好科学规划、产业振兴、人居环境改善等“绣花”文章。根据群众居住意愿,督促政府部门研究设计“退老宅拿新房少贴钱”、面积以80至120平方米为主的房型,并提出按照“六通十有”要求完善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管道燃气等基础设施,在帮助低收入农户搬进新房的同时,能继续发展产业、在家门口就业。“十三五”期间,在市人大常委会精准助推下,全市共完成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18427户,努力让低收入农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充分激发代表动力,唱响“代表好声音”

为使人大代表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参与者、监督者和推动者,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切实推动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决定》,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关于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倡议,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要求全市各级人大组织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活动,全面构建大扶贫的社会格局,形成强劲的整体合力。

“合作社给我们提供鸡苗和饲料,还收购包销!”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村民徐中林从未去过太远的地方,但他没想到会依靠国外的“火鸡”而脱贫。全国人大代表鲁曼作为青年创业的代表,不仅能自己养好火鸡,还成立了畜禽养殖合作社,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全面了解低收入农户致贫原因、制约因素和发展愿望,带领400多户村民养殖火鸡,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去年,在鲁曼的带领和帮助下,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养殖火鸡前的12000元增加到26000元。

市人大代表、江苏乾宝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跃程积极响应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根据公司产业特点创新扶贫模式:公司向低收入农户提供羊羔、饲料、防疫、技术及成羊回购服务,低收入农户投劳养殖,每只羊可获200元饲养利润。近三年来,累计帮扶100多个低收入农户,投放羊羔4000余只,为低收入农户增收80多万元。这种模式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表彰为“先进产业扶贫模式”,王跃程荣获全省扶贫济困奖。

一名代表,就是一面旗帜,更是一份担当。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11200多名全国、省、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持续开展“万名代表大走访”活动,进一步打通服务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3年来,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共走访群众3.2万余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8200多件,帮扶困难家庭3800多户。“万名代表大走访”活动多次得到全国和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专题报道。

助力构建长效机制,托起“稳稳的幸福”

今年以来,在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重点聚焦脱贫成果巩固和质量提升,连续“发声”,持续“加力”,助力探索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让低收入农户在稳定脱贫的同时,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防贫的措施是否到位?脱贫攻坚成色足不足?群众获得感强不强?围绕巩固脱贫成效,市人大常委会跟踪监督持续助力,以“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江苏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对提高脱贫质量、增强经济薄弱村脱贫可持续性等进行询问。在此基础上,再次督促政府部门对照问题清单整改落实,推动在全省率先开展脱贫质量“过筛式”回头看,对脱贫不稳定和边缘易致贫“两类监测对象”进行全面筛查。至6月底,全市共排查认定“两类对象”2216户,并及时落实产业、就业、资产收益、兜底等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检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脱贫攻坚格局中,扶贫产业是“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棋子。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产业发展这一关键点,推动政府部门制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发展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乡村产业,以“造血式”产业扶贫为乡村引来可持续发展“活水”。渠北片区是省重点帮扶的六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涉及响水、滨海和阜宁部分镇(区),通过积极培育林果、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2019年底片区内15754户低收入农户和2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达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过全市37%。

脱贫攻坚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如何从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市人大常委会围绕这一前瞻性的焦点问题,再次进行探索,并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建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落实当前脱贫攻坚系列政策举措,切实保持政策延续性和稳定性;开展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工作,重点从动态监测、有效应对返贫、政策保障、立体帮扶、资产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发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科学谋划“十四五”扶贫开发规划,着力形成制度框架,推动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一次次沉在一线的调研,一条条审议意见的交办,一项项帮扶举措的落实,一笔笔帮扶资金的带动,一个个扶贫项目的实施,一批批困难群众的脱贫摘帽……市人大常委会“靶心不散、响鼓重锤”“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用责任与担当助力全市脱贫攻坚贡献“人大力量”。

编辑:周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