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滨海天场镇: 按需设立小岗位 彰显扶贫大作为

2020-11-04 13:33 来源:吴超 字号:

“政府考虑得太周到了,让我这个腿有残疾的人在治安信访岗位上做事,每天也并不怎么太忙,每个月还能拿到2000元的工资,我真的很幸福。”谈起脱贫攻坚的话题,滨海县天场镇马套村村民高岭格外兴奋。高岭前两年因家庭贫困,被镇里列为救助对象,针对他腿有残疾不能干重体力活的实际,镇里把他安排到信访稳定的公益性岗位上。

天场镇共有建档立卡户1075户,2619人,当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因年龄偏大、缺乏技术、身有残疾、身体不佳、离不开家等原因,始终很难找到合适的挣钱门路、就业岗位。目前,像高岭一样,天场镇已有184人在镇村保洁员、清运工、电商服务、环保、护林等公共服务岗位工作,通过公益岗位获得固定的收入,实现了持续稳定脱贫。

天场镇始终重视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对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一时无就业门路的贫困人口,大力开发公共服务岗位和辅助性岗位。对“离乡困难、就业困难、无力脱贫”贫困家庭和因病因残劳动力现状,天场镇找准基层公益事业发展需求与“三无”贫困劳动力就业需要结合点,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把就业作为最直接、最快捷、风险最小、成本最低、带动作用最强的扶贫手段来推进。该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的思路,通过开发乡村保洁、道路养护、垃圾清运、护林护绿、治安防范、电商经营等公益性岗位,共安置公益岗位184人,根据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劳动效益确定每个岗位年收入在0.72万、0.96、1.2万、2.2等标准不等。

天场镇党委书记王海芹介绍说:“为了充分发挥公益岗、辅岗的作用,我们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实行严格管理,合理设计岗位,把环境整治、电商经营、农村绿化、安全保卫、道路养护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和刚性需求,与大多数贫困群众老弱病残、有实际困难走不出家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村内开发贫困劳动力力所能及的保洁、保绿、保安、保路、巡逻等岗位,解决了一大批知识匮乏、技能缺乏、能力贫乏、致富能力相对较弱的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问题。”

被安排在村保洁员这个岗位上的潘吉岗村的崇秀玫,逢人就说:“这公益岗位保洁员的活并不十分太重,每天就扫扫地面、运运垃圾,我在这个岗位上勤快地干着,拿一份可观的收入,心里踏实感满满的。”每天早晨,他总是迎着太阳、拿着扫帚、推着三轮垃圾车、哼着小调,在村道上打扫卫生。天场镇村建中心主任于晔说:“全镇明确管理人员对集镇进行全天候巡查。14个村成立环卫所,根据区域工作量,安排了保洁员100名和清运员17名,建立网格化保洁队伍,按照各村现有人口数1000人配备1位保洁员的标准选用就业岗位。”

按需设立小岗位彰显扶贫大作为。天场镇以“天赐场”商城网上销售平台,加大农村电商普及力度,充分借力农村电商,推进精准扶贫,打造低收入农户精准脱贫的“新引擎”。组建以电商条线人员和村内线上销售能手为主要成员的电商培训团,“手把手”、“一对一”传授电商知识和实际经验。鼓励群众投身电商,按照“天赐场”商城要求,种植黄秋葵、豆角、瓜蒌、山芋等特色农作物,商城实行保护价收购。鼓励群众按照标准从事草鸡、老鸭、老鹅、螃蟹、对虾等特色养殖,通过网上商城对外销售,增加收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0余户低收入农户通过在“天赐场”商城销售草鸡、草鸡蛋、豆角干等产品增加收入。

支持就业脱贫。充分实现家门口就业。加大宣传和支持力度,使有就业意愿的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优先到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组织就业。详细掌握和了解镇内各个企业用工情况,集中组织低收入农户参加企业的技能培训,特别鼓励家庭妇女到手工、纺织等企业内就业,既帮助企业招工,又实现群众就业增收。

突出规范管理,推进履职尽责。天场镇制定岗位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工作任务与职能范围。坚持“谁用人,谁管理,谁考勤,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日常考勤及管理,确保公益性岗位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确保全面完成应承担的工作任务。

编辑:胡馨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