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盐城阜宁:收入有门路 脱贫有出路

2020-10-26 08:59 来源: 字号:

近日,盐城市阜宁县陈集镇汪朱村百亩菊花立即进入了采摘加工的忙碌季,菊香阵阵的田地里,村民们正暗自较劲,开始了劳动竞赛,这其中,大部分是刚刚告别贫困的低收入村民,这是村里与种植大户联手为他们安排的增收活,为的是让这些刚摘掉贫困帽子的村民收入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这也是阜宁县陈集镇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有力举措。

工业企业安置一批

近几年,阜宁县陈集镇工业经济后发赶超,近30家新企业进驻镇高标准工业园区。镇党委政府在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过程中,优先考虑并安排低收入农户进企业走上就业岗位,目的是让这部分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近五年来,先后有123名无增收门路的低收入农户在企业里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陈集镇双营村一组72岁的村民朱秀兰三年前丧夫,儿子刘寿跃没有手艺,加之又要照顾自己,一直依靠种点责任田勉强维持家庭生活,村干部得知后迅速帮刘寿跃与附近的园区企业联系,于去年底将他介绍进入距家仅一公里远的一家制鞋企业,成为一名包装工,一个月工资收入2700元,同时又能兼顾照顾老母和种植责任田,年总收入近3.5万元,从此挥手告别贫困。

种养基地转移一批

“我家过去一穷二白,家里人口多,儿子还生病,要不是家门口有打工好去处,日子还真不知咋过呢!”说出这番感慨的是陈集镇汪朱村村民曹阿生。三年前,曹阿生家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五口人,儿子常年患有慢性病,仅靠儿媳妇一人进小企业打工,经济很是拮据。

2018年春,村书记曹党生响应镇里号召,创办起近百亩蔬菜大棚,随即安排曹阿生等6位贫困户走进大棚负责日常管理,这些贫困户每年可获得人均不少于两万元的收入。去年底,包括曹阿生在内的汪朱村贫困户已全部走上了小康路。这几年,陈集镇开启了由农业大镇向现代农业强镇的亮丽转身,先后建起了50多个蔬菜大棚和20多个水产养殖基地,镇村两级注重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进基地打工增收,先后帮助300多个低收入家庭彻底改变了贫困面貌。

外出劳务输出一批

“我家姚凤光每年外出打工,除去他自己日常生活开支,可以实现纯收入5万多元,这在三年前怎么也不敢想啊。”说这话的是陈集镇姚场村村民姚凤光的妻子卢学银。这几年,在陈集像姚凤光这样的家庭已是越来越多。

随着长三角、珠三角一带不断掀起经济发展热潮,陈集越来越多的在外创业能人不仅在发达地区稳稳立足,还创办了自己的个体企业,镇村两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鼓励在外能人为家乡村民脱贫致富助一臂之力,许多老板或安排家乡贫困劳力进自己企业打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或利用自身人脉关系,将贫困对象介绍进更适合他们的其他企业,仅近三年来,就累计组织1200余名低收入农户进入不同企业就业,让他们稳稳过上了小康生活。

精准帮扶脱贫一批

算起来,陈集镇尹善红在上海从事家政服务已近两年时间,与她一攀谈,她便感触颇深:“以前谁能想到,自己去服侍一个病人,每月还能挣到4500元,如今居然成了现实,这多亏了镇里为我提供的家政培训服务啊!”像尹善红这样的类型在陈集镇绝非个例。

近年来,陈集镇村两级抓住盐城市扶贫工作队在陈集驻点帮扶和县镇单位挂钩帮扶的难得机遇,通过举办家政、育婴培训班、一对一牵手帮扶等措施,为贫困家庭精准定制帮扶良策,许多超出单位打工年龄需求的中年妇女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增收门路,三年来,先后有200多名农村妇女通过培训掌握的新技能在服务行业一显身手,她们每年人均增收不低于3万元,成了家庭奔小康的主力军。

据了解,2019年该镇1835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已全部脱贫,截止今年9月底,全镇76户贫困边缘户已完全摆脱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

作者:周士国 赵一飞 姚爱民

来源:阜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单位:阜宁县陈集镇人民政府


编辑:赵丽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