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论坛丨发展河湖文化软实力 提升河长制工作硬水平

2020-10-19 11:09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字号:

发展河湖文化软实力

提升河长制工作硬水平

李益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盐城全面推进河长制不仅是实现黄海湿地成功申遗的重要抓手,也是实施“两海两绿”发展路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创新盐城河长制工作机制,必须及时思考河湖文化引领和社会参与河湖保护的对策措施。加强对水乡资源、河湖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有利于转变治水理念,调整治水思路,更好地推动河长制工作向宽领域、深层次、高质量发展。

苦练“内功”:发掘河湖文化,增强内部凝聚力

盐城地处苏北里下河水网地区,河湖哺育了这片土地,更哺育了一大批杰出人物,成就了其钟灵与毓秀。行走在市区蟒蛇河岸边,我们可以看到当年张士诚兄弟举着反元起义的扁担和火把,看到当年三国名士“建安七子”之陈琳,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宋曹皆生于斯、长于斯,清末“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亦在河畔北宋庄从教数年,留下光耀千古的史迹。蜿蜒曲折的蟒蛇河,只是盐阜大地众多河流中的一条。盐城还拥有大纵湖宗保救母、九龙口青龙除蟒、马家荡马良修寺等美丽传说,串场河登瀛晚眺、西塘河石桥春涨、新洋港铁柱潮声等风景名胜。

千条河湖,就有千种故事,充分展现了盐城这座水乡古城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总结提炼河流湖泊背后的文化积淀,将串场河、蟒蛇河、大洋湾等河流景观加以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河湖文化的引导、凝聚、激励作用,使盐城的河湖文化架构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

勤修“外功”:讲好河湖故事,扩大对外影响力

要在苦练“内功”的基础上,加强宣传的“外功”,向更多人讲述河湖故事。河长制在盐城全面推广近三年,已构建起集报刊台网、微博微信、移动终端于一体的全媒体宣传格局,应充分利用广大群众对河长制工作的关注,共同把深厚的盐城河湖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为盐城推行河长制注入浓郁的人文情怀。

与此同时,要结合水利风景区、水美乡村建设,设立河长制宣传阵地,增设河湖文化展示馆、文化走廊,展现盐城古今治水人物、治水事迹,河长制发展历程、治理成就及古迹文化内涵,让市民在休闲游憩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传递爱河、护河、惜水的意识。市县级河长办要将河湖文化推广与城市组团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让碧道绿廊、滨水公园等融入河湖文化元素。

胸怀大局:紧跟国家步伐,增强政策执行力

坚持党中央的决策,才是最正确的路线。进一步提高各级河长业务水平和执行能力,也直接决定了河长制工作的发展方向。一是大兴学习之风。河湖治理形势千变万化,新知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必须勤于学习、学以致用。市县级河长办要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就河长制推进策略、案例分析、履职实践、信息系统建设等内容进行授课。二是大兴实干之风。各级河长应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把河湖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清楚今年要具体做什么事、近期要解决什么问题,倡导每季度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提高河长制执行力的根本在于建立健全行政监督、考评、问责机制。监管到位了,庸懒散将无处遁形;考评到点,营造干劲十足的氛围;问责到人,才能发挥惩前毖后的作用。河长不是空头衔,加强制度刚性,才能激起守水有责、守水尽责的责任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提升河湖文化软实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浸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任重而道远。以生态河湖建设为战略目标,用系统思维统筹治理河湖问题,结合河长制工作实际,积极作为、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实现河长制软实力与硬水平的同步提升,共同维护美丽的河湖生态环境,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作者系盐都区副区长、副总河长)

编辑:韦海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