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袋做成大产业 盐都仁和村企村联建走出特色路

2020-10-13 10:41 来源:杨建国 字号:

盐都区楼王镇境内河流密布,当地人利用这种天然资源优势,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大力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而与水产养殖相关的产业也多达33个,其中全镇售出的渔袋量更是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年销售额达9000多万元。仁和村是该镇渔袋产业特色村,通过“企业+农户”的形式,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既促进了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又带动村民就近就业致富奔小康。

走进志兵渔网厂,百余名工人正在从事渔袋的生产加工。“现在我们的喷水织机每天都在高速运转,销售形势一片大好,年产值达300多万元。”志兵渔网厂厂长张志兵说,“刚开始做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做,镇里领导就带队到上海、苏州等地大厂学习,这才逐步推广开来。”

张志兵是该镇渔网协会党总支书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事迹曾被多家媒体报道。在他看来,“企业租赁村闲置厂房从事渔袋生产,村负责企业用工人员安排”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仁和村企村联建的发展之路。

志兵渔网厂的工人大多是当地村民。“靠着编织渔网蟹袋,我一个月可以有3000多元的收入。”现场一个村民高兴地说,在家门口就业,收入稳定,还方便照顾家人,真的很不错。

目前,像志兵渔网厂这样的企村联建项目,全村共有13家,从事渔袋加工工人有800多人,每年能够为全村从事生产和加工的农户带来1000万元的收入。

“我们村有5个居民小组、2151人口,地域面积近5400亩,是一个传统农业村,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户增收渠道单一。”仁和村负责人介绍,在企村联建带动下,目前村集体资产340多万元,集体年收入47万元,其中每年能从企业获得稳定租金5万元。同时,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后,还热心村公益事业,先后出资近80万元用于村道路、桥梁建设和低收入人口的救助。

楼王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巧手带动、政府激励、金融扶持”,该镇依托仁和渔网产业基地,选派多名渔网编织能手作为带头人,在全镇28个村(居)走村入户传授编织技术,并免费焊接300个编织钢架,群众参与积极性非常高。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大力推进“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集中开展技术培训,使更多农户参与到渔袋编织产业中来,打造“渔袋特色小镇”,把小网袋做成大产业,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企村联建致富路。

编辑:周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