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 | 父亲与稻子

2020-09-01 20:28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 字号:


父亲与稻子

胥加山/文

三年前,父亲还没到古来稀的年龄,身体硬朗得很,老家三四亩稻田被他侍奉得年年高产,城里儿孙一家全年的大米父亲包下了。那时候,一到秋天,父亲最喜欢叫唤城里的儿孙回来欣赏他的丰收美景。儿子是从农村走出去的,自然内心始终滋生一种淡淡的乡愁。孙儿是城里的新生代,对于爷爷的邀请,更多的是猎奇和童趣。

儿子看到父亲晒满一天井新收割的稻子,欣赏父亲的同时,止不住埋怨起父亲,都这么大年纪了,收这么多稻子,身体累垮了,不划算,再说城里超市什么样的大米没有呀……父亲面对儿子的埋怨,没一声反驳,而是拿起翻耙,翻晒起一地的稻子。孙儿见到爷爷庭院里金黄一地的稻子,片刻撒野起来,在稻子上奔跑,留下一串串脚印,抖得自己笑个不停。孙儿学着爷爷翻晒稻子的把式,人没有翻耙高,不一会儿,就玩得满头大汗。当孙儿看到爷爷家的狗猫在稻子上打滚,身上沾满金黄的稻子,像盔甲,孙儿也就着稻子打起滚来,他也要一身稻子的盔甲……儿子看到孩子人来疯,上前制止,被父亲拦住了,就让孩子和稻子疯疯吧!

那次孙儿和稻子疯玩后,回到城里,媳妇背着儿子打电话给父亲,言语中不免埋怨,爸,以后孩子再回乡看望你,请你管管他,孩子对稻子过敏,现在浑身上下起红疙瘩,正在医院里治疗呢。

有了媳妇的埋怨,再到稻子丰收秋,父亲强忍着不往城里打电话。

父亲过了七十,身体明显一年不如一年,儿子劝父亲,丢掉田地吧,到城里享享福!父亲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儿子的劝言,只是把稻田减至一半,城乡两走走。

今年又到金秋,父亲正在城里医院疗养。面对一连几天的绵绵秋雨,父亲坐不住了,找出各种理由要回老家。儿子知道父亲牵挂待割的稻子,成全父亲,媳妇不解。

父亲回老家已有半月,儿子不放心父亲的身体,提前打电话给父亲,说是周日一家三口回老家看望他,父亲慌慌地答,你们不要回来,我身子骨还行,等过段时间自己进城。

周日,难得的大晴天,儿子一家三口的心情像好久不曾露脸的秋阳一样灿烂,再加之秋阳照耀下的田野,处处呈现丰收的景象,比起城里一年四季不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左看右看是一幅生动的油画。

一家三口踏进老家的庭院,天井里少了往日一地金黄的稻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从堂屋里涌出的霉味,儿子看到父亲正对着一堂屋堆积如山新收的稻子发呆。

父亲听到一家三口的呼喊,从发呆中醒过来,媳妇捂着鼻子,问父亲,爸,这么大的霉味,哪里来的?儿子抢白媳妇,这么多天阴雨天,稻子快发霉了!儿子说着,埋怨父亲,爸,这么好的天气,你咋不把稻子铺到天井里晒晒,看这么大的霉味,再不晒太阳,稻子会坏掉的!儿子说着,挽起袖子,拿起箩筐,正准备向外运稻子铺晒,被父亲一把拦住,有点为难地说,等你们回城后我再晒稻子吧!儿子不解,为何?父亲看着孙儿,嗫嚅着答儿子,我是怕孙儿再次过敏。

媳妇听到父亲嗫嚅的话语,顿时怔住了,双眼片刻像是被蒙上了晨雾,双手情不自禁地配合丈夫往箩筐里盛着正散发热气的稻子。


束午/诵读嘉宾

束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日本丽泽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曾代表学校赴美国华盛顿参加NMUN(全美模拟联合国大会)并取得较好成绩。现任教于江苏省响水中学,执教高中英语及高中日语社团。


胥加山/作者

胥加山,江苏省作协会员,中国化工作协会员,《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杂志签约作家。

虽说煮字为生,举步维艰,但内心始终恪守着——如果文学是一座绝命的崖,那我甘愿做一颗跳崖的魂。

编辑:吴玉楼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