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小康生活:老家盖座房

2020-07-23 20:32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 字号:


小康生活:老家盖座房

姚梦/文

1994年,我第一次回老家。严格意义上,这个“老家”不是我的,也不是父亲的,而是祖父的。祖父说,当年我就是从这里参加新四军的,人不能忘本,要常回来看看。

为了不忘本,祖父做了许多取舍。抗美援朝之后,他原本分在北京煤炭部工作,父亲也是在天津出生的。但祖父硬是要求回来支援家乡建设,于是一路倒退回到盐城。但也只能退到盐城了,再退就真回乡务农了。老家的亲戚听说祖父回来了,奔走相告入城“觐见”。祖父也尽力凸显“凤还巢”的主题,供钱供物、买粮买油、出人出力。凡是老家需要的,都是正确的。凡是老家想要的,都是必须的。

祖父支援老家的终极梦想,就是给老家亲戚盖房子。

和现在一样,先获益的总是跑得比较勤的。祖父直接给了钱,并嘱咐再三:我们不是资本家,也是省吃俭用拿死工资的,这些钱要用在刀刃上,好好过日子。

一年之后,房子没盖起来,钱却花掉了。怎么花的,却总是说不起来,反正没有了。

祖父骂了好一阵子,决定换个人援助,直接买物料。一年之后,物料堆在村头快烂了,房子依然不见踪迹。祖父痛定思痛,直接出手盖房子,委托专人搞监工,盖完房子交钥匙,不让老家任何人染指,终于盖好了样板房。为什么是样板房呢?因为经此一遭,祖父心灰意冷,发现凭一己之力,给老家亲戚盖房子,真是比打仗还要难。

老家房子啥模样呢?1994年那回,我仔细观察了老家亲戚的房子。他们的房子,大多是砖混结构的三间瓦房,中间是堂屋,吃饭、做事、聊天、说话,都在堂屋进行;堂屋两侧分别是两个房间,一般是父母一间,儿女一间。堂屋之外,还有一间大一点的厨房。厨房隔成两间,家中如果有老人,就住进其中一间,据说这是因为靠着灶台,冬天暖和。

祖父的样板房虽然早已老旧,但仍是老家亲戚中最气派的。主要是因为建造之时,祖父已经断了大包大揽的念头,只求盖栋好房还个愿,若干标准提得特别高。老家的确穷。父亲的堂兄为10块钱的纠纷,说了整整一个上午,几次要拉着父亲去评理断案。好不容易消停下来,堂兄的几个兄弟又来了,于是纷争再起,还是为了那张大团结。

父亲被拉着讨论大团结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样板房内部。全家唯一的电器,是堂兄房间里的黑白电视机,那是祖父家中淘汰下来的;唯一没有粮食的房间,是堂兄儿子的卧室。其余的角落随处可见各种类型的编织袋,里面不是粮食就是化肥;唯一跟得上时代的物件,是不锈钢防盗门。据说是父亲堂兄做散工时,用来抵工钱的。最令人吃惊的,还是堂兄家的厕所,就在屋后的猪圈隔壁。门帘一拉,几只苍蝇先飞了出来,然后看到粪池上横了一根木头。

回到堂屋,父亲他们还在热烈讨论,几位堂婶时不时地插进来叫两句。两只鸡悠闲地四处散步,一会儿在堂屋啄点米,一会儿在院子里拉泡屎。

回去的路上,我表达了我的不满,觉得老家实在太不体面了。但父亲却说,穷杠桑(盐城方言,意为吵架),富烧香,人穷志才短。农村要是和城里一样富裕,他们也不会为10块钱争来辩去。

农村会和城里一样富起来?至少当时不这么看。父亲也不相信这点,不然他不会自己垫10块钱结束那场争论。

此后二十多年,关于农村致富、建设农村的话题,时不时地见诸报端,我也隔三岔五地问一问老家亲戚的状况。一开始,大多数人都是进城打工。父亲的堂兄弟由于出了名的懒,是村里最后一批出来干的。隔几年,他们把孩子送进城读书,自己也跟着进城打工陪读。

2004年的时候,在祖父家又见到了那几位堂兄弟。中山装、黄军装不见了,变成了宽大的休闲西装、夹克衫,西装袖口商标都没撕。祖父急切地想知道老家的近况,他们几个却在讨论诺基亚直板手机好,还是摩托罗拉翻盖手机好。依然是吵吵嚷嚷、叽里呱啦,吵到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还是诺基亚好,结实、耐摔、干活时不怕撞不怕碰。“翻盖手机,是你们城里人用的。”

祖父有些不高兴,揶揄地说:“看来你们都想当城里人了。”

“才不是呢!等孩子工作了,我们都回乡下去,城里太麻烦了。”父亲的堂兄清清嗓子,刚想吐痰,又憋了回去。

那天,几位堂兄弟又谈了盖房子的事。他们的终极理想,就是孩子工作后,自己回到农村,盖一栋小楼终老。进城务工这些年,大家见多识广,许多现代化的东西,都要搬回老家去。马桶,要的。空调,要的。冰箱,要的。大彩电,一定要。卡拉OK,一定不要!那家伙,听起来就像号丧,我们唱唱淮剧就算了。

转眼间,又是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祖辈凋零、父辈老去,与老家的联系,也就只在逢年过节的各类消息之中。最新的消息,父亲的几位堂兄弟,跑到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与工作人员干了一仗。具体事由不详,焦点是关于80块钱。最终结果,堂兄掏出100块扔出去,豪言壮语地说:老子城里一套房,乡下一套房,还稀罕这80块电费!

传达这则消息的二姑说,城里的房子,是堂兄给儿子结婚的。乡下那套房,是政府给盖的,据说是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家家户户都是小洋房。

老家的人,都住上洋房了?大家都有些不信。二姑一急,掏出手机微信语音,把你家房子的照片发点过来!

两分钟不到,堂兄微信视频回过来。拍照片太复杂了,我视频带你们走一圈啊。

父亲堂兄头发白了一圈,人也老了不少,却精神十足。他披着大衣叼着烟,手持自拍杆,带着我们由外而内地参观自家小楼。

“你看看,一辆车、两辆车,远一点的还停着一辆。看到没有?”堂兄举着杆,宛如导游一般,从交通工具说起。村里的小汽车越来越多,各家各户都划停车位了。

停车位的旁边,就是盐城启动全市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的成果,也是堂兄扔出100块的底气所在——他的新居。一栋粉墙黛瓦的中式二层小楼。堂兄指出,这不叫小洋楼,干部们说,这叫中式楼房。堂兄强调,这个是根据我们中国人习惯设计的,比洋楼好看多了。

大家对老家的新变化大为新奇。什么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网络、通有线电视的所谓“六通”工程,大家都没放在心上。倒是村里的文体场所,比如塑胶篮球场、民俗宴会中心之类的地方,让大家有些眼红。在城里寸土寸金,打个篮球、办个婚宴,不花钱是绝对不行的。哪有堂兄这么方便。

二姑最羡慕的,是堂兄家门前自留的一大片菜地,在城里,她只能在阳台培育无土蔬菜。父亲最喜欢的,是村里河边有一大片公共绿地,远远看上去安静祥和。我比较喜欢堂兄家二楼的阳台。宽大的阳台上,放了一把躺椅,一只木雕的茶船。堂兄得意地说,吃过午饭,我就在这里喝茶抽烟,快活得不得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他在吹牛显摆,但想到当年他每次进城,都要在祖父茶叶罐里掏一把的日子,不由得感慨,时光如梭,堂兄也有令我们羡慕的日子。

“路灯、公交、停车场、农家书屋什么的,我都不在意。我最喜欢的,是这个。”堂兄打开一扇门,一只硕大的智能马桶出现在镜头里。

“这是我儿子送给我的,他说连你们家里都没用上。好东西啊,热水冲屁股,还有暖风吹,从此不用手纸了!”堂兄哈哈大笑,我们也只好赔着笑。

这个,我们还真没用上。要不是改革开放,堂兄他们得种一辈子地;要不是国家富强了,也腾不出手改造老家住房;要不是经济发展了,也没人想到把中式楼房、村落这种设计,推广到农村去。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堂兄富裕了,过上好日子了。否则,猴年马月轮到他用上智能马桶啊!

徐国贤/诵读嘉宾

徐国贤,盐城中学高二(18)班学生。

姚梦/作者

姚梦,江苏省作协会员,盐城市作协理事,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记者。

编辑:皋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