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盐城”催生“韩国城”

2020-05-21 05:45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兆领 张勇峰 字号:

编前语:近两年,我市提出加快建设“产业、开放、生态、幸福”的“四新盐城”,其中,建设“开放新盐城”是重中之重。

而我市的对外开放,重头戏在对韩开放合作。我市与韩国隔海相望,“海空走廊”便捷,是中韩对接发展战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特别是2015年6月,中韩自贸协定确定盐城为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城市,2017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韩(盐城)产业园。为演好对韩开放“重头戏”,去年初,我市成立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园区发展的20条政策措施,坚持在国家战略和长三角城市群中谋篇布局,突破行政区域等级的限制,按照城市群发展的新规律新要求,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打造中韩产业合作的“新高地”。我市将进一步深化与韩国全产业链、全市域、全方位合作,努力在重大产业、沿海发展、合作能级上求突破,对标一流国际园区,打造新型国际合作园区。可以说,进一步加快对韩开放合作,已经成为滚滚洪流,不可阻挡。

“我们确定了‘一年全面启动、两年初具规模、三年展示形象’的工作目标,加快打造中韩合作的城市地标。”5月18日上午,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同志在我市“深耕长三角·逐梦新盐城”线上投资环境说明会暨第十三届海盐文化节上,如此推介正在火热建设的韩风国际文化名城。

早在一周前,市政府在中韩迎宾苑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与会嘉宾描绘韩风国际文化名城规划建设蓝图。30多家国内外主流媒体记者纷纷将目光、笔触、镜头聚焦于此。一时间,“韩风国际文化名城”成为热词,坊间也一直热烈讨论这个热点,共同期待这座我市建设“开放新盐城”大背景下的宜业宜居现代服务名城恢弘启幕。


那么,为什么要建韩风国际文化名城?这一项目的背景意义在哪里?规划设计有哪些亮点?其功能定位是如何考虑的?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给韩国友人建个暖“家”

目前,中韩(盐城)产业园正加快建设国际化的韩资密集区、汽车科技园、电子信息港、东部光谷、临港产业高地和现代服务名城六大载体。其中的现代服务名城,就是“韩风国际文化名城”。

众所周知,我市是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韩资密集区,目前,中韩(盐城)产业园已有近千家韩资企业入驻,常年工作、生活在盐城的韩国人有2万多人。

曾经,一条航线带来的便捷往返,让韩国企业家对盐城人创造的投资优良环境大为赞叹,这也使得盐城的汽车产业链不断延伸、壮大。交通仅仅是企业家们工作、生活的一个方面,如何让韩资企业家更加留得住、留得久?“四新盐城”中的“开放新盐城”指明了方向:打造适合韩国人工作、生活的街区,让韩籍“新盐城人”有家的感觉。这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完善产城融合核心区功能配套也不谋而合。

建设中的韩风国际文化名城位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是盐城河东片区建设的核心区域,区域范围北至世纪大道、西至嵩山路、南至盐渎路、东至崂山路,规划总面积约6.4平方公里。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合力推动规划落地见效,全面形成会战河东片区态势,以城补产、以产促城,打造中国东部沿海中韩合作的城市地标,奋力体现国家意志,展示国家形象,代表国家水平。

但是,城市化建设如何走出“千城一面”的怪圈?如何才能打造不一样的“东方面孔”?韩风国际文化名城的规划设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规划建设体现“韩国风”

在全国建筑设计大师时匡教授团队的悉心指导下,韩风国际文化名城规划设计工作历时一年半,布局了核心组团、高端商贸组团、生态水岸社区组团等三大功能组团。

“作为中韩(盐城)产业园的核心板块,韩风国际文化名城的规划,一方面考虑为整个河东新区按照产业兴城来规划的,即以产业为主导。所以在功能上面,考虑了为产业配套的需求,这里面有一些是生产性的服务,比如说,总部办公、金融、科技研发、会议展示等。”时匡在接受采访时说,规划同时还考虑到整个河东新区的各类人群以及他们的各种需求。比如说国际科技人才的生活性配套服务,规划了一些国际社区、人才公寓,还规划了一些高端名品商业、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外文书店等。相应的,蓝领工人有职工宿舍及便利中心,高校学生有众创空间等。这些功能在韩风国际文化名城里逐步落地实施,将使中韩(盐城)产业园这个国际合作区域实现高质量的产城融合。

“有数万韩国友人常年生活在盐城,所以,在规划建设中很多方面都加以体现韩国风情。”时匡介绍,功能业态方面,包括韩式医美、韩国影视文创、韩国料理、韩国名品商贸等;景观小品方面,中韩路步行街点缀韩式雕塑、小品、店招,中韩文化公园有韩国特色景观植物、中韩交往的历史展示;特色活动方面,中韩文化公园南面的中韩文化交流中心将承载中韩贸易博览会、韩国创意集市及庆典活动等丰富的具有韩国特色的活动,中韩文化将在这里交融共生。


据悉,与我国大多城市建设有所不同的是,韩风国际文化名城“面孔”一新,重点打造“一中心四街区”。其中:中韩文化交流中心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人文历史、商贸会展、特色餐饮、商务办公等,其北侧的中韩文化公园一半湖水一半绿,占地面积1200亩,将于近期开工建设,与中韩文化交流中心形成完整的城市中心地标。名品商贸街区作为河东商业中心的核心区,着力打造长约1公里的中韩路步行街,步行街南侧由一座双子楼作为标志性节点,并通过一座花园式天桥跨越新都路,将步行街和中韩文化公园紧密连接。影视文娱街区位于中韩文化公园东北侧,将引入韩国优质资源,导入影视创作、汽车等工业创意设计、文化传媒等功能。健康医疗街区将引入韩国优势医疗美容资源,结合盐城妇幼保健院,发展以韩式健康美容为特色的医疗美容服务及康养居住,积极打造国际医疗康养中心。科研总部街区跨团结河两岸发展,重点布局企业总部、科技研发、商务办公。整体风貌以现代风格的高层塔楼群为主,强调街区的连续性与统一性,凸显国际品质。

打造产城融合新地标

5月18日上午,在参加完市线上投资环境说明会暨第十三届海盐文化节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即举办了一场产城融合推介会,提出该区作为中韩(盐城)产业园产城融合核心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耕长三角地区,融入全球产业链,着力打造开放合作标杆,建设产业发展高地。

其实,在韩风国际文化名城规划方案设计的同时,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实施了中韩(盐城)产业园未来科技城、华人运通研究院、北师大盐城附属学校、盐城妇幼保健院、宝龙城市广场等一批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夯实了建设韩风国际文化名城的基础。

如今,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多主体开发、组团式推进”建设要求,面向央企国企、知名房企开展战略合作,今年重点实施中韩文化公园以及健康医疗街区、名品商贸街区、影视文娱街区、科研总部街区、中韩文化交流中心等“1+6”项目建设。作为先期启动开发区域,近期将出让总面积1638亩的功能性地块。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一座宜业宜居的现代服务名城。

与此同时,加大其他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在基础教育布局上,围绕韩风国际文化名城规划,将新建11所学校,其中2020年启动建设1所高职学校、1所普通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2所幼儿园,打造“15分钟就学圈”。“我们计划用3至5年时间,同开发区共同努力,力争让开发区教育综合质量跻身全市第一方阵,成为全市教育高地。”市教育局副局长江楫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在交通组织的处理上,近日更是喜讯不断:盐渎路通榆河大桥4月28日通车,新都路通榆河大桥5月15日通车,两座大桥一下子拉近了韩风国际文化名城与市区主城区的距离。市住建局副局长黄实表示,优化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外部的交通环境,特别是打通其与通榆河西主城区的联接,对加速韩风国际文化名城建设和加快大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观点

“打造产城融合新地标,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专业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盐城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卞保武认为,韩风国际文化名城产城融合发展策略,在深刻把握产业区与城区发展迫切需求的基础上,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在产与城之间建立起相关生产要素的内在联系,推进要素在产城之间有序流动,注重围绕人的多元化需求配置不同层级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新城或产业区对于人口的吸引力,将一定地区的人流、知识流、物质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进行聚集与扩散,继而推动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同步升级,最终达到产、城、人之间富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编辑:张伟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