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响水:铺就农业“产业路” 催开群众“幸福花”

2020-05-09 10:04 来源:中共响水县委宣传部 字号:

十公里“西兰花海”绿意盎然,农户们开心地忙着采收;农产品保鲜冷库加工现场机器轰鸣,运输车辆有来有往;十里桃园农旅基地里品种各异的桃子挂满枝头;九丰农博园内到处鲜花盛开,瓜果飘香……五月初夏的盐城响水大地,处处呈现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今年来,盐城市响水县认真贯彻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践行市委“两海两绿”发展路径,充分结合地方实际,不断发展壮大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大力拓宽富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创新引领带动模式,全面扎实铺就农业产业扶贫之路。

壮大特色产业,全力找准“金钥匙”

“我们的西兰花球体圆紧,口感脆嫩,自春茬西兰花上市以来,每天都有10多万斤销往上海、浙江、安徽等地。”5月6日,在田间进行收尾工作的响水县南河镇头甲村村民王声升说,今年他种植的50多亩大棚西兰花早已销售一空,近20万元的利润已经收入囊中。

西兰花成为响水群众脱贫增收的“希望花”“致富花”,一大批农民在西兰花产业链上实现了脱贫梦、致富梦。响水成为全国西兰花发展第一县,荣获“中国西兰花之乡”称号。目前,以十公里西兰花大道为重点区域,形成连片近4万亩规模的西兰花种植基地,预计今年全县西兰花种植面积将突破8万亩。

产业扶贫,要因地制宜找准“金钥匙”。响水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自然资源禀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发展结构,不断培育壮大基地延伸产业链,现已初步建成西兰花、九丰高品质蔬菜、浅水藕、经济林果、生态有机稻米、生猪养殖“六大基地”。今年以来,该县还通过指尖上的服务、云春耕等新科技手段,积极指导农户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72万亩,为精准脱贫打造更多创业阵地和就业机会,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帮扶模式,着力打造“共富园”

“快60岁了,一月两千来块钱,轻松呢。”5月6日,响水县张集中心社区连万家浅水藕产业基地的勤杂工老周用手比划着说道。据了解,该产业基地目前种植浅水藕3500亩,年产量7000吨以上,年生产加工藕制品16种,年销售额每亩近万元的规模,带动当地180多户400多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走上脱贫致富路。

打造“致富共同体”,脱贫增收的后劲更强、成色更足。响水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西兰花、毛豆、大棚西瓜等特色产业为重点,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同时,坚持市场化理念整合扶贫资源,通过建设扶贫产业园,把低收入户“绑”到合作社和产业链上共同增收致富。

针对低收入户和贫困户,还专门设立“同创园”,通过带动种植、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多措并举带动低收入群众脱贫致富。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种植西兰花,免费提供一定面积的土地、种苗等,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实行保底价收购,确保低收入贫困户“零投入”生产、“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形成产业带动精准帮扶的新型扶贫模式。

坚持龙头带动,通力下好“一盘棋”

“我家就住在附近,每天骑电动车10多分钟就能到园里,每天能挣80块,要是不请假每月还有200块全勤奖。”5月7日,响水九丰农博园里,一身青绿色制服的当地低收入户杨海红一边熟练地掐着瓜头一边笑着说。

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大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响水大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该县引进的九丰农博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现代农旅综合体,实行线上订购、线下配送的私人订制农场APP模式,现已签约1万多上海高端客户,提供“一对一”服务。该企业可吸纳当地低收入劳动力近200人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公司还与周边农户签订种植订单,通过统一的供苗、指导、销售,辐射带动发展高品质蔬菜。

让贫困户、龙头企业利益共享,实现双赢。响水今年新引进的国内最大的西兰花加工出口企业浙江银河集团投资3亿元兴建的深加工项目即将投入运营;该县国有企业新城公司投资建成的一期28个标准化养殖小区,由温氏公司租赁经营,租金收入量化到村居,用于增加村级积累和特困户托底,最大限度实现扶贫全覆盖。


来源:中共响水县委宣传部

作者单位:中共响水县委宣传部

作者:徐福元 黄玉娟

编辑:王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