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强富美高 决胜全面小康丨巩固脱贫成果 确保“一人不少一户不落”

2020-04-08 05:39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长虎 字号:

△建湖县恒东村新型农村居住点。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郜野乔 摄

4月1日,亭湖区便仓镇民权村党总支书记刘龙华带领记者来到一户农家,高大的三间房屋,砖墙瓦盖。进入屋内,记者看到地上铺着大理石,墙上贴着瓷砖,家具整整齐齐。这家主人叫陈茂粉,是村中的低保户,也是建档低收入户之一。几年前,陈茂粉的儿子当兵回来不慎触电身亡,妻子又患病,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我这房子以前漏雨,处处漏,老房子啦,二三十年了。现在看到的样子是村里帮忙修过的,帮我换瓦,还把这一面墙用水泥粉了一下。”陈茂粉说。2018年民权村村委会安排陈茂粉为保洁员,每个月有400元工资。陈茂粉的妻子参加了大病医疗救助,有了“红本子”,日常看病可报销90%。陈茂粉5岁的女儿上幼儿园,每年有4000元补助,幼儿园缴费3200元,还剩下800元,用来给孩子购买学习用品。陈茂粉每天开着电动三轮车,接送女儿,日子重新有了奔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紧扣全面完成“十三五”省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的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精准施策,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至2019年年底,全市剩下的7.6万“十三五”省级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6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响水和滨海两个省重点帮扶县顺利“摘帽”。

帮扶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我市实行党员干部“牵手致富”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部门单位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两个全覆盖”机制。2019年市安排33名市级领导挂钩帮扶经济薄弱村,市县财政每村扶持150万元用于发展增收项目。对207个未享受市级以上财政资金扶持的经济薄弱村,市级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给予每个村30万元或7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实现财政资金扶持经济薄弱村全覆盖。同时在精准监管上重实效。将“两不愁三保障”情况纳入阳光扶贫系统实时监管,进一步加强对象识别、项目实施、资金使用、责任落实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强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每月定期对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的人口、房产等信息集中筛查比对,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核实整改。

培育产业是长效脱贫、防止返贫的根本出路。我市开展现代农业园区+经济薄弱村“双提升”试点工作,通过培育一批高水平现代农业园区,带动经济薄弱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去年全年共实施到村到户产业帮扶项目9367个,帮助12278名低收入人口实现就业创业。滨海县以发展畜禽养殖、林果经济、“四青”蔬菜等五大扶贫产业为重点,深入实施产业扶贫特色产业引领和低收入农户“五小工程”,开展点穴帮扶,累计实施3.28万个到户项目,实现2.4万户有劳动能力低收入农户全覆盖。建立扶持特色产业+扶贫资产“双产叠加”的强村模式,县财政整合城乡土地增减挂钩资金3.32亿元,注资226个村,由县国有平台公司重点实施光伏、风电、草莓、草坪等增收项目,同时,激励村集体依托项目收益,发展草莓、稻虾、林果、白首乌等特色种养殖扶贫增收项目。目前,滨海县已形成了县带镇、镇带村、村带民的产业富民大格局。2019年该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脱贫攻坚战的巩固提升之年,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全面排查解决存在问题,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人不少、一户不落”。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巩固精准到户帮扶措施,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确保“十三五”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巩固率达到100%;坚持因村施策,充分挖掘经济薄弱村资产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10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达标巩固率达100%。

编辑:韦海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