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摄影家作家网友高架采风

2019-12-09 10:17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徐群群 字号:

本周内,高架三期、盐徐高铁将同步通车,盐城综合客运枢纽也会同时投入使用。在这辉煌的时刻即将到来之际, 盐城市高架办邀请100多名摄影家、作家、网友提前上高架采风,用镜头文字定格与讴歌城市交通的巨大成就。

摄影家、作家们在工地采风。

数千工人为高架建设扫尾工作忙碌

12月6日,盐城晚报记者和摄影家、作家一起,到高架三期全线、盐城综合客运枢纽采风。在高架上,大约有2000至3000名工人起早贪黑地忙碌,建设者们正同心合力,进行通车前的最后冲刺。

记者看到,高架三期的主体早已完工,工人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有:标志标牌安装、伸缩缝施工、防眩板安装、护栏伸缩缝遮板、隧道外侧面装修、路灯与智能监控系统的装置、路面划线、标示标牌和交通情报板的安装等。

在高架下方的城市道路路面上,也有许多工人、大型机械正在施工,工程尚在扫尾的工作有:原道路恢复施工,正在摊铺水稳层、安装路岩石、铺装人行道砖等。

总长755米、 双向六车道、限速为80千米/每小时、下穿建军路与朝阳河……盐城三期D1标项目东环路隧道是全线唯一一条隧道,也是盐城全市最长的交通隧道。12月6日,记者在这条隧道工地看到,隧道的主体已经全面完工,正在进行装修到位工作,工人们正在忙着沥青摊铺和划线工作,隧道两侧装饰面板已接近完成。

盐城综合客运枢纽现代而雄伟,建设现场更是非常忙碌,站房装修、设备安装、东广场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

综合客运枢纽的工人们起早贪黑忙碌着,午饭就在工地解决。

高架三期建设亮点引人关注

“漂亮!”是细节控的摄影师们对高架三期的一致评价。高架三期的漂亮,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以现浇结构为主,外观上比较美观。记者采访了解到,二期45%都是预制梁,预制的优点是节约时间、节约成本,主要缺点就是不够美观。而三期除了世纪大道部分路段和黄海路的部分路段是预制梁之外,其他都是现浇的,呈现出美观、整体性结构性更好的优点。

打通市区到高速的快速通道,是我市建设市区内环高架快速路网的重要目标之一。市区内环高架一二期已将宁靖盐高速盐城北出入口和范公路、盐淮高速盐城南出入口和西环路、沈海高速开发区出入口和南环路连接起来。由市区内任意一点出发,15分钟内可以上高速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不过,高速与快速路网的一体化仍然未能实现。

而三期高架的落成完全解决了盐城市区与高速的“无缝接轨”。同时,高架三期还完成了盐城市区与外部交通“点对点”无缝对接的任务,高架三期打通了市区与机场之间的快速通道,以及高架与盐城综合客运枢纽交界处快速通道。

东环路隧道是三期高架的亮点之一,为了保护机场净空755米,实施难度较大,加上盐城地处冲积平原,地下工程地质结构不理想,这里的施工一度遇到许多困难。东环快速路为“高架+隧道”结构形式,邻近机场段隧道全长755米,其中敞开段410米、暗埋段345米,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工艺。不仅满足了南洋国际机场起降航线净空保护要求,而且还完美保留了原处河流的通畅、原貌。

高架三期的另一个亮点是,在靠近声音敏感区的地方,试用了低噪音伸缩缝,在为市民带来便利交通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周边居民生活的安宁。

在三期高架施工中,园林部门对绿化提前介入,在枢纽区高架护栏外预制了花池。例如,在三期高架互通枢纽建设了花池等绿化设施,并设置了自动滴灌系统。

市区内环高架三期的设计细节上体现生态环保理念。目前,高架下方绿地的植被浇灌全靠洒水车等设备,人力、物力消耗较大,三期高架设计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在部分路段下方绿地设置自动喷灌系统,通过收集净化高架雨水和从高架沿线附近抽取河水自动喷灌绿植,减少人工浇灌需要耗费的成本,并且提高植物成活率。此外,在部分环境敏感路段降噪问题上,设计方考虑使用较为昂贵的降噪伸缩缝等。

编辑:小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