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铁军足迹专版⑱新四军一师: 七保三仓 苏中建“家”

2019-11-08 06:07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季学根 范进 倪同永 陆荣春 张勇峰 王叶州/文 李思远 字号: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粟裕任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率部驻三仓吴家桥,前后近4年时间,在以三仓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和组织群众,创建了苏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先后组建海防团收编海匪、平息国民党特务操纵的“大刀会”暴乱、七保三仓、五保丰利、发动车桥战役等,度过了抗日战争最艰难岁月,取得了辉煌战果。

△新四军第一师纪念馆。

“1941年1月17日:我随粟师长离开了盐城,移往东台。这时已确知国民党李长江部已投敌,军部委托粟裕为总指挥,率一、二、三旅进行讨伐……”

11月1日,采访组一行来到位于三仓烈士陵园的新四军第一师纪念馆,展柜里的一本《战地日记》,以个人的视角详尽记载了新四军一师在东台成立前后的情况。作者秦叔瑾时为参谋处的测绘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曾经跟随粟裕将军南征北战十个年头。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为加强苏中防务,粟裕奉命于1月17日离盐南下,重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于东台城东郊二女桥的一座地主宅第里。1月25日,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新组建了7个师和1个独立旅,苏北指挥部及其所属3个旅组成新四军第一师,苏中战略区为一师活动范围,粟裕被任命为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

其时,日军侵占了东台县城,粟裕率部移师至东台城以东的三仓一带,凭借广阔的沿海滩涂地域,以此为基点,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苏中敌后抗战。从当年2月开始,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日军纠集伪军集中大量兵力,除对苏中区多次进行大规模“扫荡”外,还于是年秋冬,先后围绕战略基点的争夺,相继7次侵犯三仓,粟裕率领军民浴血奋战,组织并指挥了三仓保卫战。

“新四军七保三仓,每一次战斗都称得上惊心动魄。”三仓烈士陵园管理处原主任顾平给采访组一行讲述了新四军第一师在苏中抗战时期的主要战斗历程。

△三仓烈士陵园。

1941年10月初,日伪2000余兵力三路出击,合围三仓,守卫三仓的新四军三旅七团在外执行任务,团长严昌荣得悉敌情,即令团部转移,并派机枪连于一仓设伏。潘南犯之敌遭遇伏击后,余敌与李堡、富安之敌进入镇内,未发现新四军,合击七团的图谋破灭,一番烧抢后撤回据点。而潘之敌竟然滞留,欲长期占领。严昌荣即令一营投入战斗,潘之敌支撑至天明,死伤30余人,狼狈逃离三仓。

11月7日,中共东台县委在三仓于家坝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敌得悉后,紧急调集东台城、安丰、潘之敌1700余人分三路再次猛扑三仓。苏中大队在仓西高桥口即与安丰400余敌遭遇,发生激战,阻滞了敌人的行动。正在集会的人员听到枪声,迅即转移,日伪军阴谋再次破产,分路撤回据点。七团二营、三营和东台县总队于潘之敌的退路两侧伏击,敌死伤40余人,夺路而逃。此战后,粟裕再次调集兵力,将一旅二团、三团驻扎于三仓附近的唐洋、富安一带,与七团、八团策应,誓死保卫三仓。

“三仓保卫战,以辉煌的胜利彪炳史册,写下了苏中抗战史上的重要篇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顾平认为,三仓保卫战击碎了日寇的图谋,实现了粟裕在苏中建立基本根据地和建“家”的战略构想;振奋了抗日斗志,锻炼了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为根据地建设与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为适应残酷的斗争环境,加强党对根据地各项工作的领导,1942年年底,苏中区撤销各级军政委员会,建立各级党委,粟裕、陈丕显分任苏中区党委正、副书记。1944年一二月间,苏中根据地军民向日、伪军连续发动攻势,相继攻克大官庄等敌据点17处。3月初,新四军对敌驻兵和贮存物资的重镇车桥发起进攻,取得完全胜利。车桥战役共歼灭日军山泽大佐以下465人、伪军483人,是抗战以来新四军在华中地区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趁势解放了淮安、宝应以东地区,使苏中与苏北、淮北、淮南各抗日根据地连结起来。1944年年底,粟裕奉命率新四军一师主力南下苏浙皖边区,叶飞继任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中军区司令员。

在战斗中,粟裕将军与三仓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他曾对夫人楚青深情地说:“三仓是我最值得怀念和最有感情的地方!”1984年粟裕逝世后,夫人楚青根据其“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一起”的生前遗嘱,专门携子女将粟裕的部分骨灰安葬在三仓烈士陵园,并亲手栽植了7棵柏树,象征七战七捷。

黄桥战役:七千胜三万 创我军战史奇迹

古镇黄桥南临长江、东靠黄海、北通广大的苏北平原,是苏中、苏北地区通往苏南的重要门户,也是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镇。

10月31日,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采访组一行来到泰州市黄桥镇,远远地就能看到蓝天之下耸立的新四军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是相互缠绕的两面红旗,象征新四军、八路军的胜利会师和军民的鱼水深情。塔的正面为粟裕大将的手迹“新四军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塔的背面镌刻着陈毅元帅的手迹“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巍峨的纪念塔和气势磅礴的诗句相映成辉。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其实,黄桥战役一共包括五次战斗:保卫郭村、东进黄桥、营溪反击、攻克姜堰和黄桥决战。”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馆长周希洪告诉记者。采访组一行走进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8000平方米的展陈对黄桥战役进行了全方位展示,介绍了黄桥战役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以及黄桥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勇支前的生动场景。

1938年,新四军在武汉成立,后军部由南昌移至皖南云岭。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苏南敌后,在溧阳水西村建立了江南指挥部,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当时,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在这样的方针指引下,新四军挺进纵队于1940年5月在管文蔚、叶飞率领下渡江北上,移驻江都境内的郭村休整,而当时的郭村属于国民党的势力范围。在韩德勤的挑唆下,地处泰州的地方实力派、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李明扬、李长江纠集了13个团的兵力于6月28日围攻郭村,新四军奋起还击。战斗期间,陶勇同志率领苏皖支队从安徽天长一带飞奔驰援;地下党员陈玉生率领一个团起义、参战;地下党员王澄率领一个营举行港口暴动。新四军变被动为主动,消灭二李三个团,并追到泰州城下。7月3日,陈毅赶到郭村,经过一番统战工作,二李决定保持中立,协助新四军东进抗日。

同年7月,陈毅率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主力渡江北上,把江南指挥部改称为苏北指挥部,下辖三个纵队。陈毅、粟裕任正、副指挥,叶飞、王必成、陶勇分别任第一、第二、第三纵队司令员。7月25日,新四军由郭村东进黄桥,途中,歼灭顽保安四旅何克谦部和税警总团陈泰运部2000余人。入驻黄桥后,新四军主力部队就南下攻克了靖江东北的孤山、西来镇、老头庄等日伪军据点,并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报复性“扫荡”,解放了黄桥及其附近地区,巩固了立足黄桥的基础。

△黄桥战役战斗场景。

当时国民党江苏省省政府设在兴化县,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就盘踞在那里,这个反共顽固派对新四军东进黄桥恨之入骨,于9月3日在营溪一带向新四军发起进攻,其目的是想试探到达黄桥的新四军的兵力,新四军及时出击,很快取得胜利。韩德勤不甘心失败,又在姜堰这个水陆交通码头、粮盐集散之地架设电网,构筑碉堡,妄图断新四军粮源。新四军多次呼吁和警告无效,决定于9月13日攻打姜堰。新四军先派了两个排的“勇敢队”,用橡皮轮胎裹着长脚钳,剪断敌人的电网,打开了突破口,激战一昼夜,歼灭了顽保安九旅张少华部两个团一千余人,顺利攻克了姜堰。

9月30日,韩德勤在东台下达了向黄桥全面作战的命令,于是爆发了黄桥决战。当时韩德勤拥有3万余人的优势兵力,武器装备也非常精良,而新四军却仅有7000余人,实际战斗人员不足5000人。面对敌我悬殊的生死考验,陈毅、粟裕精心筹划,果断采取“以黄桥为中心,诱敌深入、在运动中各个击破”的方针。黄桥决战共歼敌11000余人,俘虏师长以下军官就有600多人,士兵3000多人,缴获了大量军需用品和军用物资,黄桥决战取得了全面辉煌的胜利。

黄桥决战胜利后,10月10日,新四军与八路军会师于大丰县境内的白驹狮子口。11月7日,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及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黄克诚到达海安,与陈毅、粟裕共商抗日大计,15日在海安召开苏北临时参政会,16日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7日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在海安成立,叶挺、陈毅任正、副总指挥,刘少奇任政委,在叶挺抵达苏北以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统一指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

“黄桥战役的胜利,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周希洪认为,它狠狠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实现了新四军、八路军的胜利会师,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粟裕赔树传佳话

“在我们村,‘粟裕赔树’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11月1日,东台市三仓镇兰址村党总支书记吴岳和对采访组一行说。兰址村有个将军树小广场,墙壁上题有粟裕的诗词《七律·抒怀》,展板上刻有“粟裕赔树”等故事。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粟裕任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2月21日率部驻三仓吴家桥。粟裕在三仓的4年时间里,亲民廉政,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军队纪律严明,给当地的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仓镇兰址村将军树广场。

1944年初春的一天,粟裕在老乡陈子群家开会,警卫员将马拴在门前的枇杷树下。粟裕开完会准备回部队时,发现他的马将枇杷树下半部的树皮全部啃光了,露出白白的树干。粟裕一边掏钱赔偿陈子群一边说:“老乡,我的马啃坏了枇杷树皮,我一定给您再栽上一棵。”因为当时买不到枇杷树苗,粟裕只好买了一棵黄杨树苗,并亲自到陈子群家门口栽上。周围的老百姓由衷地赞叹说:“新四军对老百姓秋毫无犯,真正是人民的子弟兵!”陈子群对这棵黄杨树精心管护,直到去世前托付给邻居王先才管护,2003年,这棵树又移到了东台城内,由王先才的女儿崔平负责管护。一棵黄杨树,70多年传了三代人,成为东台市对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党纪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艰苦的敌后斗争中,粟裕一贯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风气,他十分反感某些干部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的倾向。三仓烈士陵园管理处原主任顾平给采访组一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43年夏,苏中区党委在三仓召开扩大会议,粟裕作关于整风的报告,他用诙谐的语言抨击了一些不良倾向。粟裕在报告中说:“我们有些同志的牙齿本来好得很,可是偏偏要装上一个金牙,装了金牙后,见到人喜欢说,今天下午我请你吃韭菜炒肉丝。为什么这么说呢?”粟裕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因为一说‘炒肉丝’,就会露出他的那颗大金牙,为的是叫人看看,有多美呀!”

粟裕又说:“有的同志爱戴金戒指,你知道金戒指是谁发明的吗?”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他接着说:“发明金戒指的人就是杨贵妃。她很漂亮,可是偏偏手指上有一块疤痕。为了掩盖这一缺陷,她想了很多办法,最后用一道黄金箍子套在手指的疤痕处,这就是金戒指的来历。它本来是用来‘遮丑’的,我们有些同志是不是手指上也有疤痕呢,也要学杨贵妃‘遮丑’呢?”一席话引得满堂大笑,更引起大家的深思和警醒。

编辑:胡祥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