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区盐东镇桂英村 菊黄椒红致富路 稻香鸡鸣说丰年

2019-10-29 09:27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雪峰/文 黄海峰/图 字号:

农田里,机声隆隆,饱满的稻穗沉甸甸的,这是对人们一年来辛勤劳作最好的回报。合作社里,一座座“胎菊山”,异香弥漫在空气里,菊农们脸上的笑容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鸡舍里,鸣声阵阵,人们忙着分捡鸡蛋,爽朗笑声与鸡鸣声交织在一起。好一派金秋收获时光。亭湖区盐东镇桂英村,这个以革命烈士刘桂英命名的村,继承着革命优良传统,不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征程中奋进。

亭湖区永达泡塑厂里的工人正在赶制市场所需产品。

公共汽车到家门 居家养老暖人心

桂英村,位于盐东镇东南部,地域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7400多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有910户,人口3065人。全村已遍布水泥路,村村通公交工程已全面通车。

村党总支书记柏林春说:“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大力推进旱改水工程,另一方面解放劳动力,今年全村劳务输出1540人,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现在我们全村农户都吃上了净化饮用水。环境综合整治进入常态化管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人们的生活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据了解,桂英村已实现新农保工作全覆盖,基础养老金发放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100%。而且村里还试行了居家养老。8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洗头、剪指甲、理发、打扫卫生等免费服务。遇到台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村干部还把独自在家的老人接到村部照料。

村里的经济一年年好起来,2018年桂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178元,村里公共设施也建了起来。一位村干部自豪地说:“现在的桂英村党群服务中心,是我们自己筹资建起来的。”记者看到,陈列室、农家书屋、篮球场……一应俱全。

位于村部不远处的刘桂英烈士半身塑像,是今年刚刚落成的,她静静地端坐在青松鲜花之中,面带微笑,注视着这片她曾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土地。烈士英灵一定在为桂英村天翻地覆的巨变而欣慰。

菊黄椒红惹人爱 大江南北销路好

张玉清给蛋鸡注射防疫疫苗。

在老226省道边,红杉树羊角椒合作社库房里,经纪人曹群旭正喜滋滋地看着一座座“胎菊山”。一排排标着“胎菊王”“10公斤”字样的箱子整齐地排放在墙边。

“这些已装箱的正准备发往广东。今年菊花好啊。市场也不错。你要早来几天,我这里可是满地都是黄金甲啊!”曹群旭笑着对记者说,并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收购平均8.2元每公斤,每亩地农民可收入五六千元,种得好的能有七八千元。十里八乡的农民也不需要跑远门找销路,送到我这里来就行了,很方便。现在已经收了300吨,过几天还要收150吨左右。到时你再来看看收购现场,那景色叫一个美啊!”

作为资深的经纪人,曹群旭把本地金灿灿的菊花和红彤彤的羊角椒,送到了全国各地,当地农民也因此少了很多麻烦,直接把菊花送过来,就可以开开心心地数起了钞票。

同样,55岁的张玉清也在养鸡场忙着往箱里装鸡蛋,等客户开车上门装运。他养了12000羽蛋鸡,每隔四天向上海发一次鸡蛋,每次2000多公斤。张玉清说:“都是人家直接来拿货。我也没请帮工,忙得过来,就是防疫工作比较忙,也得很认真处理鸡粪等,保护环境啊。”说到收入,张玉清笑了,连连说:“还可以吧!”从张玉清的笑容里可以看出,他对收入还是比较满意的。

泡沫箱里天地宽 村民就业乐开怀

在亭湖区永达泡塑厂,今年57岁的李荣培带着记者来到占地约8亩的厂房。他说:“厂里生产泡沫箱、泡沫板为主,主要为蔬菜基地、菜市场和建筑市场提供服务。从大年初一干到大年三十,歇不了啊!人每天要吃饭,这些东西就少不了。这两台机器是生产泡沫箱的,一台全自动,一台半自动。我家住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年是招商过来的。我原来做过食品物流生意,对这些比较了解,觉得市场比较大。”

今年45岁的当地村民张俊华来这里工作两年多了,女村民李志兰则在这里工作有10年了。李志兰说:“我主要负责切割方面的事,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家里几亩地流转了,一亩地也有800元收入。小日子还是过得蛮舒服的。”张俊华每月工资也差不多。他说:“公司还有食堂,中午有饭吃,还有地方休息。公司还在院里建了个半幅篮球场,平时还能活动活动。”

厂里只有10来个人,可一年的产值竟上千万元。李荣培说:“我们的员工以本地村民为主。非技术工种的岗位一个月3000元吧,搞技术的就高不少了,能有七八千元呢。村里面很支持我们,现在党和政府又开展扫黑除恶,净化社会环境,我相信,公司会越做越好。”

土地流转出效益 精耕细作谱华章

今年45岁的孟建松是村里的小组长,也是村里的种粮大户,和另外一个合伙人流转了500亩地。其实本来他没打算做种粮大户。

“村里研究搞土地流转,号召我们村干部发动力量开展工作。我就联系了几个有志于参与土地流转开展大面积种粮的人。他们说,你要一起干,我们也就干。”孟建松说,“我想,作为村干部不带头干,人家怎么会干呢?一咬牙,我就跟他们说,一起干。”

真正干起来,孟建松才发现事情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第一年,光耕地就有了不小的麻烦。因为没有经验,耕土机下了田,走不了多远就陷了进去,动弹不得。找来耕牛,结果力大无比的牛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几步后,也陷了下去。

“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把地耕好。这不第一年忙下来,才保了个本。”孟建松说,“不过,种得好的话,一亩田平均下来能有个三四百元的收入。现在忙得很,天天都要到田里看。我们种地还是要看天啊。像今年,水稻本来长势不错,可是扬花的时候,阴雨天太多,影响很严重。不过国家政策还是不错的,各种补贴也比较到位。这些天,保险公司也在田里开展理赔测产,有点损失也能托底保本了。”

据了解,桂英村7400多亩耕地,流转土地3000亩。孟建松说,今年小麦市场行情看涨,收益应该不错。

编辑:小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