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走进响水:一条大河奔腾不息

2019-10-15 18:43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 字号:



一条大河奔腾不息

郭苏华/文


  站在八楼,向前面看,不远处就是奔腾的灌河。混浊而宽阔的河流,背倚烟火人间的小城,仿佛遗世独立,滔滔不绝。

  老城区的道路相当狭窄而繁忙,这里是最早的老城,有新华书店和电影院,还有圆拱门的供销社。我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陈旧古老、飘满浮尘的阳光下,地上是许多过年的锅碗瓢盆,各种日用品,供销社的圆门一个套一个,安静清凉,门漆成淡淡的嫩绿色,对面隔一条马路,就是高大诱人的电影院,我一次都没有进去看过电影。电影院的门两边沿墙摆了一大排蔚为壮观的小人书。我站在对面,望着太阳下,坐着凳子上,悠然地读着小人书的跟我一般大的小孩,真是说不出的羡慕。我就像看到别人在吃美味的食物一样,站在那里垂涎三尺,甚至暗暗咽了几口唾沫。

  这样古老的散发出旧时光味道的老城,消失了。

  现在这条路上,都是卖生活用品的,医院的对面主要是药店,数不清的小饭馆,还有殡葬一条龙服务的店面,扑面而来浓郁的烟火人间的气息。

  站在这条街上,你会感到,这就是生活,实实在在的生活,生与死,现实的气息就是那样深深嵌在我们的骨头里,弥漫在街道的尘土和阳光里。这里的阳光也失去了浪漫的味道,有点混乱、芜杂,跟清澈、干净、浪漫、美好这些词语,似乎根本搭不上边。

  站在楼上,老旧的等待拆迁的最老的棚户区,就像波浪一样,在阳光下汹涌而来。它们是可感的、实在的,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低矮的早就褪色的红砖瓦房,蓝色的彩钢瓦房顶,都像一种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另一种并不体面的生活的真相。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好像不美好的部分都被华灯与高大的楼宇所遗忘,甚至我以为生活就是这样美丽,并且会永远美丽下去。

  实际上,当我们走进生活的深处,会挖掘出另一种生活的真相。

  真相总是残酷的。

  生活就是这样不留情面地告诉我们,活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小城旁的大河,总是那么安静。它宽阔、博大,绕过这座小城,蜿蜒地流着。它吞吐日月星辰,蕴含生命的哲理与深意。

  它是小城人民的母亲河。我发现,每走过一个地方,总会发现,他们都有自己的母亲河。河流是生活的源头。有水的地方,才会滋生万物。

  它默默地守护,默默地看着小城人们的悲欢与喜乐。一条大河,就这样,默默地流淌。

  它潮涨潮落,当我看到潮汐升降的时候,总是感到宇宙的神奇。潮汐的升降与月亮的圆缺是一致的。这就是宇宙,这就是天地之间日月星辰的神秘的纽带与联系。

  我们是自然之子。

  当潮汐升降,月圆月缺,都应和着我们身体里的神秘的信号。当月圆之时,我们的心脏受到月亮和潮汐的引力,会跳动异常。我们是天地之间的一分子。草木之质的人类,与大地上天空下的一切,都是天地的孩子。

  小城的滚滚红尘,似乎从来不管日月与潮汐,不管这奔腾的大河如何壮阔地流淌。

  在大江大河大山边出生的人,总是受日月精华的灵气更多的人类。他们中的一些敏感的与大河大山同呼吸的人,成就了另一种感性的神性的人生。

  头枕灌河,听它汩汩的潮声,听一条大河在天地之间自由、温柔又澎湃地呼吸,生命与这大河融为一体,似乎与天地共呼吸。

  小城不管潮河的诗意涛声,而大河也不管小城的滚滚红尘。

  生活如此诚实,自然如此浪漫。他们把浪漫与现实,壮阔与狭隘,演绎得如此天衣无缝地完美。

  就像一首磅礴的交响乐章,不同的章节演奏的主题迥然而异。

刘娇娇/诵读嘉宾

  刘娇娇,盐城市实验小学语文老师。

郭苏华/作者

  郭苏华,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雨花》《短篇小说》《沂河》《湖海》《盐韵》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千余篇。2004年8月进修于北京鲁迅文学院。2016年10月参加省作协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2018年参加江苏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2013年11月出版散文集《风中的歌谣》。2018年5月出版省签约作品长篇散文《楝树花开》。

  散文《我的两个母亲》获2012年首届孙犁散文奖。散文集《风中的歌谣》获2014年盐城市政府文艺奖。2011年《雨花》发表散文《我的两个母亲》。2017年《雨花》第3期发表短篇小说《二胎记》。2018年《短篇小说》第1期头条发表小说《古井》。2018年《短篇小说》第5期发表小说《老马的恐惧》。2018年6月江苏省作家协会深入生活签约。2019年6月中国作家协会深入生活签约。

编辑:于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