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行【我和我的祖国·征文】送“粮”人

2019-09-28 16:46 来源: 字号:

   85岁的赵大爷在儿子的陪同下走进了人民剧场,这一天,他们要看新上映的《红海行动》。赵大爷是整个剧场年龄最大的观众,可他对这儿比那些年轻人更熟悉。 

1956年,年轻的老赵当上了放映队的队长。他郑重地在笔记本上写下:现在,我是一名给人送去精神食粮的送“粮”人。 

最初老赵在农村放电影,那时候看电影就像过节般喜庆。出了放映通知后,男女老少都会早早地来到广场上,尤其是小孩子拎着自家的小板凳来占个好座儿,大伙儿就在家长里短之中等待着放映队的到来。 

老赵的放映队有5个人,放映设备又大又重,还得自带发电机。放映队有三辆独轮车,队员们就用这三辆独轮车运着这些笨重的宝贝,在土路上“哐当哐当”地往前走。老赵推着车的时候,觉得重量和前进的阻力越大,心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越重,乡里人的焦急和期待都黏在这轮子上的泥土上…… 

到了放映点,先要撑开幕布、挂上喇叭、支起放映机,发电员用发电机发电,调试完镜头后等天暗下来,放上胶片电影便开始了。作为队长老赵可没心思一起看电影,因为他得时时刻刻保护着放映机,免得被人不小心碰倒了影响观影。另外,一部电影需要好几盘胶片,所以中途会“停机”,队员们会立即以最快的速度换上另一盘胶片,中断放映的幕布上映出的人影攒动,还有人做着各种手影。老赵记得他常放《英雄虎胆》《小二黑结婚》等等,人多的时候幕布的背面都坐满了人,即使画面都是反的也丝毫不会影响人们的观看热情。 

在那个年代里,老赵的放映队给人们带去了珍贵的回忆和快乐。上世纪60年代末,老赵进了市里的电影院,成了人民剧场的放映员,一干就是几十年,不再去农村放露天电影了。和以前不同的是,电影院里,放映设备变成了座机,不但有了整齐的座位,而且从幕布的黑白色调变成了彩色,频率也从一两个月才能看一次变成两到三天。由于设备的更新,放映一场电影只需要老赵和搭档两个人,中途更换胶片也不用停机了,真正实现了连贯放映。 

老赵的小儿子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坐在放映室宽大的椅子上,看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之作,《地道战》让他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团结,《少林寺》中强悍的中国功夫将他折服……老赵这几十年放映的一部部电影,影响了一代人,向人们传递并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坚韧,也对我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如今,在这时代的变迁里,流动的电影放映队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电影的放映也早已实现了数字化,电视、网络等信息传播方式多式多样,电影放映员老赵的本事早就派不上用场了,可他一点都不伤感,从来都是乐呵呵地夸赞。 

老赵把自己收藏多年的两箱中外名著捐给了小区阅览室,又翻开一本工作笔记,认真地写道:“我送粮人的使命完成了,接下来,多看几场电影罢。”


王嫣然
编辑:戴春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