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命名镇村行(117)】滨海县天场镇海峰村:赓续红色基因 横沟河畔留英魂

2019-09-22 05:57 来源:盐阜大众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婷 字号:

滨海县天场镇海峰村的横沟河畔,3米多高的陈海峰烈士纪念碑格外显眼。河畔长满了野草野花,默默陪伴着这位先烈。

“陈海峰是我大伯,听村里老一辈人说,他当年就是从横沟河畔出征的。”9月11日,68岁的陈其坤来到伯父陈海峰烈士纪念碑前凭吊。“听父亲说,大伯是大高个,喜好打猎,有一手好枪法,是乡里有名的神枪猎手,刚到部队没多久就当上机枪手。”

陈海峰,1918年10月出生于阜宁县二区天赐场镇张桥村(今滨海县天场镇海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1年4月,他参加新四军3师8旅24团3营9连,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

1942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夜,24团奉命攻打日军鲍墩据点。在团长谢振华的指挥下,陈海峰所在的3营担任主攻,日伪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就在我军发起总攻的关键时刻,陈洋据点的日伪军乘着多艘装甲汽艇赶来增援。与此同时,逃往千秋方向的日伪军又反扑过来。在这紧急的情况下,团首长即令3营就地转向阻击增援之敌。

激战到凌晨,由于敌军火力仍占优势,我军伤亡惨重。为避免无谓的牺牲,团首长果断地下达撤退命令。陈海峰所在连奉命承担掩护任务,他沉着地指挥部分战士坚守原地,牵制敌人,用机枪掩护主力部队快速撤退。就在24团主力基本撤出阵地时,从日军汽艇上飞来一颗子弹,打中了陈海峰的胸部,鲜血染红了他倒下的土地……陈海峰壮烈牺牲,年仅24岁。

陈海峰与牺牲的17位战友同墓长眠于鲍墩。1945年撤保建村时,烈士的家乡张桥和穆庄两个自然村被命名为海峰村。2010年慰烈工程中,鲍墩战斗18烈士墓迁入射阳县烈士陵园。

70多年来,海峰村一代一代传颂着陈海峰的英雄事迹。2010年,为了让烈士能够魂归故里,天场镇民政部门及陈海峰亲属在烈士当年出征的横沟河畔为其修纪念碑。2018年,陈海峰烈士诞生100周年,当地对纪念碑及周边环境进行修缮提升,便于村民祭扫。

横沟河畔依旧,烈士英魂犹在。近年来,天场镇海峰村以扎实的党建工作和“支部+园区+企业+电商+农户”的发展模式,镇村联动,全面助力村级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2018年,海峰村实现集体积累18.2万元,人均纯收入11900元,脱贫47户,实施产业到户项目6户,提供公益性岗位7个。

陈其坤讲述陈海峰烈士事迹。   邓建飞  摄

海峰村党总支书记陈国林介绍,今年海峰村以村办的滨海味知味食品有限公司为支柱,大力发展四青蔬菜订单种植和蔬菜加工,主要品种包括雪菜、包菜、梅干菜等脱水加工,预计年可实现效益1000万元左右,实现税收100万元,可带动集体收益20多万元。同时,大力实施民生实事工程,规划建设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占地15亩,可入住农户40户。配套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60盏以上。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年内确保6户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

资料名片

海峰村位于滨海县天场镇政府以南,全村面积约4500亩,耕地面积2925亩。该村现有6个村民小组,党员61名,农户632户、2474人。通过整村推进,2018年成功创建为江苏省水美村庄。

感 言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发展共识

海峰村党总支书记  陈国林

我们海峰村是以烈士名字命名的村。近年来,全村干群传承红色基因,以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共识,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容村貌有了极大的改善。

今后,我们将继续弘扬烈士精神,村党总支和企业继续探索“支部+园区+企业+电商+农户”模式,进一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蓄积持续增收的后劲;以雪菜、无花果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进行深加工,推动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实事工程,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小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