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丨走进阜宁:担水码头

2019-09-10 19:38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 字号:


担水码头


  在老家的院子里住上一夜已经是很奢侈的事了,淡淡的晨光落在生了锈的窗棂上的时候,我睁开了眼睛。这一夜睡得真好。很久没有这么沉的睡眠了……躺着,听见外面久违的几声狗叫,还有远处悠长的公鸡的啼鸣,我闻到了窗外田野的气息,喜欢懒床的我睡不住了,赶紧起床,出门。

1

  已经是深秋的早晨,从芦苇荡对面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有些寒意,我紧了紧身上的薄夹袄,太阳还没有跳出芦苇的头顶,一道道光从飘忽空灵的薄雾背面射出来,照得东边天空和水面一片绯红。

  我沿着门前的一条小路向不远的担水码头走去,这条小路一直是走出乡村的开始,路的两边是菜园子,谁家和谁家的我说不清楚,也不需要知道。苏北的秋比江南来得早,被霜染过的蔬菜比城市大棚的反季节蔬菜口感好多了,看着想着就让人眼馋……白露,你把我的心掏空了!

  荡区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临水而卧的码头,它是一座座小院的延续,或是担水,或是划上小船进荡,它成了荡里人生活的踏板,深深地扎在这块土地上……空静的清晨,只有偶尔路过的老人拽着一个半大的孩子,吆喝着上学的声音。刚修好的村级水泥路面,把码头和主人的目光隔开了,如果不是这个早晨,如果没有诱人的稻香,如果不是身体偶遇不适,如果……我还真的想不起许多年前那些往事,那些已经翻晒不起的故事,四十年了,太久了,真的太久了!

  很多时候,你不会理解小村人的想法。一条河,一个圩子、几户人家,没有公路,横亘的射阳河水挡住了人们的去路,一条木船和一个简易的码头是他们通向外面最便捷的交通工具。芦苇和射河水,还有已经老去的人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安心地待一辈子。担水码头就像一根长长的绳索上的根,拴住了小村人的心思。

2

  我站在担水码头的石阶上,小村的院落掩映在秋天的金色和枯黄之中。大片的晚稻夹杂着浓浓的清香,一片片悄然而下的落叶从最后几枝树梢上跌下,一群鸟儿躲进稻丛中,没有了声音,金色的稻浪淹没了所有的目光……码头和小村一样很安静,阳光明亮而清澈。村路上没有一辆车,也听不见任何人声。抬头,看见河道两侧偷偷长起的高高的芦苇,摆弄着头顶上还没有开花的发辫,如果它飞走了,天就远了,我突然有种瞬间穿越,我看到了自己手握芦苇花在风中奔跑的样子,惶惶中不知道此刻身在何处。

  担水码头是用条石板砌成的,有大几十年的光景了,旁边的石墩子用来拴住停靠的船只。如今这些陈年老景还在,乡音还在,却平添了不少乡愁……在码头边的石墩子上歇息。掏出手机,想拍几张照片发个微信,给远方朋友们述说如此的安静和美好,翻了半天的通讯录,突然发现无网可用……罢了,谁又能感受到我此刻的愉悦?很多时候,那些埋藏在心底的感受,无法传递,也无法分享。

  靠近码头的滩头陇上,在一片由绿变黄的田野之间,点缀着几间小院。安详,宁静。水堤间有一条细细横线,有我小时候的脚印,只要你静静地走在上面,仿佛能听到当年的童音,叮叮当当的风铃音由远及近,似乎,不远处有一群嫩嫩的少年正在悠悠地走过来。我知道,那不是我的想象,我再也看不见这样的情景。年轻人和孩子不会消失,他们会离去;小村会消失吗?我仿佛看见他们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慢慢地融化在芦苇和清水之间。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只是关于马良神笔的传奇,而今天的人们,在寻找传奇遗迹的时候,又有谁能够体会当年的马良,在这块土地上建造起家乡的艰辛和寂寞?

3

  晨曦中白水缠绕的芦荡,一群灰鹭掠过带有泥土芳香的清凉的空气。这样的一个清晨,苍凉的秋是那么的安静和美好。远远看去,像是一幅水墨乡愁,悬挂在天地之间,沿着水,沿着芦苇,沿着弯弯曲曲村路向前延伸……

  太阳穿过薄雾,一会儿就把光芒散进码头周围的小院子,三五成群的老人有晒秋的习惯,带上一篮子中午要吃的蔬菜,在太阳底下,一边拣菜一边唠叨家常,这是农家小院特有的风景了……生活在小城,很多时候,我又会十分迷茫,都市里的繁华,和我又有什么关系?人到中年,才知道想要的生活,不就是一间屋子、一身衣服、一日三餐吗?我早已不再需要为这样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发愁,甚至,所拥有的早已经不止是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了。还有什么可焦虑?为什么还要苦苦挣扎,在都市拥挤的空间里争来争去?或许,在这水荡边生活的人们,要比我更快乐,更接近生命的本源。

  担水码头对面,芦荡深处已经多了不少荷池和临时搭建的房屋,一池残叶一汪积水,暮色来临的时候会有星星点点的灯火闪过。一眼望去,夜幕下的灯光,让人心生温暖。我在想,那些灯光下的人们,此刻,在做些什么呢?离开城市的声音,一重又一重的清水,挡住了一切外来的喧闹。很少再有袅袅炊烟升起了,小院内安静得能够听见小虫子飞过时扇动翅膀的声音,那些年头在村里吃过的味道,你还记得多少?

4

  我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射阳河水道上,粼粼的水面上飘忽着白色的云朵,一个挤着一个向前奔跑。穿过岁月的重重阻隔,她也许就能看见年轻时的自己!她也许就能听见母亲呼唤的声音……守着这份期待,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直到鸟儿归巢,那一刻,我的双眼突然有点湿润。我好像回到母亲身边,母亲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地说话……我知道,我已经没有机会再见到她老人家了……父亲苍老的咳嗽声出现在码头上,他是在等我回去,下次再来,他还会坐在这里等我吗?

  深秋的码头,看上去很温柔。河水碧绿,宛如一条翡翠项链,盘绕在小村的四周。我就像故乡的一滴水,滴落在射阳河里,从家乡出发,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厚厚的乡影陪伴……

  担水码头,再见了!当红叶落入秋天,这一路是抗争!这一路是回报!这一路是说不完的乡愁……

陈梅芳/诵读嘉宾

陈梅芳,阜宁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阜宁县朗诵艺术协会艺术顾问。

邱俊荣/作者  邱俊荣,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盐城市作协理事,阜宁县作协副主席、摄影家协会主席。1990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出版散文集《射阳河水静静流》,散文《五月的麦香》获中国散文奖。现任阜宁县文联副主席。

编辑:小尤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